营养是青春发育的基础
青少年在青春期,由于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必须不断地从食物中
吸取足量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包括热能、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
糖类和水,它们都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在青春发育期所需要的营养中+,需要特别强调蛋白质的补充,因为蛋
白质是青春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器官、肌肉、皮肤、血液、毛发等的主要成分。人体
复杂的生理过程,例如调节新陈代谢的激素、催化物质代谢的酶、保护身体
的抗体、传递遗传信息的基因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由于青春发育的“突
增”,更需要大量蛋白质的供应。
人吃进含蛋白质的食物后,并不能直接构成人体各种组织的蛋白质,它
还必须在体内分解成多种氨基酸,然后再按照人体的需要,用不同的氨基
酸合成人体各种组织的蛋白质。在这多种氨基酸中,如赖氨酸等种氨基
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经常由食物提供,称为必需氨基酸。食物
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并且接近人体需要量的比值,则这种食物蛋白质的
营养价值就高,称为完全蛋白质或叫优质蛋白质。像鸡蛋、牛奶、大豆中的
蛋白质,就是比较理想的优质蛋白质。
核酸和赖氨酸与青春发育期的身高有密切关系,而赖氨酸是食物中最缺
乏的一种氨基酸。如果膳食中的蛋白质缺乏几种氨基酸或赖氨酸,就会影响
体格发育和身体健康。
日本在许多地区的中、小学有赖氨酸强化的面包供作午餐,结果一年后,
在小学生中,食用赖氨酸强化面包的比未食用的同龄学生体重平均增加
千克,而身高平均高出厘米,同时,冬季感冒发病率也大大下降。在中
学生中食用赖氨酸面包的比未食用的人均增高厘米,体重增加千克。
我国吸取日本的经验,有关部门正在逐步推广赖氨酸食品,例如不少城市生
产赖氨酸强化的面包、饼干等食品,供青少年食用。
营养与心理发育
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不仅身体形态在发育,而且心理也在发育,如果
只关注身体的成长而忽视心理上的卫生,发育就是不全面的,严重时,还会
产生心身疾病。
健康包括心、身两方面,所以在研究健康与疾病时,不仅要关注身体方
面的情况,还要注意心理方面的情况。许多客观环境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其
中营养因素也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心理发育。
营养不仅影响形态发育、智力发育、生理发育、功能发育、素质发育和
性发育,同样也影响心理发育。
每个青少年都希望自己健康,男性长得魁梧有力,女性长得丰满并有曲
线美,但是现实生活中,难免有的会发育得胖(或瘦),个子长得高(或矮),
发育得早(或迟),这些外观形态难免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带来影响。
有些小胖墩青少年,由于其体态臃肿、行动不便,就连上楼梯都觉困难。
由于他们活动少,参加运动也少,难免与同学疏远,往往会产生孤僻甚至自
卑的心理;别人嫌他动作迟缓,而他本人又力不从心。另外,由于身体肥胖
还会影响学习成绩。所以肥胖的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方面、学习和工作上都会
对心理产生一些障碍。
虽然高、矮、胖、瘦都是受遗传、客观环境、营养因素等影响,并非主
观能矫正的,但它们毕竟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有着诸多方面的影响。
有些青少年发育较迟,这虽然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其在同班同学中形态
上低人一头,在平时与同学接触中又感“低人一头”,常被人讥笑发育不良。
其实,迟发育的人往往于将来发育后会比其他青少年更高大、更魁梧。有些
发育过早的女孩,往往在班里“鹤立鸡群”,形成鲜明对照,与同学相处时
也常会发生心理障碍。
在性发育方面,由于受缺锌等营养方面的影响,有些青少年性发育较迟,
与别的青少年相比远远落后,结果使这些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抑郁、焦虑等,
甚至经常发生情绪不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消化功能受抑制等。
饮食营养与性格、脾气也有直接关系。如很多游牧民族以食肉为主,结
果他们的性格不同于其他民族,他们容易发脾气,暴躁,性格刚强、猛烈,
甚至被形容成“如野兽一般暴戾”。据测定,这些人的血液内儿茶酚胺类物
质含量过高。
与此相反,长期严格食素食的人,其性情表现常很温和,豁达大度,不
容易发脾气,清心寡欲,如和尚、尼姑。据测定他们的血液中羟色胺增加。
这足以说明饮食营养与心理发育的关系了。
营养与身体素质发育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通过肌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
动能力。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优劣,
虽然与遗传关系密切,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为了摸清学生的体质现状,探讨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和某些变化规律,
中国学生体质和健康调研组每隔年或年对全国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抽样调
查
【管理教学类】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48)饮食营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