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滨泽陂的上古逸响..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滨泽陂的上古逸响    《诗经》中的水意象在男女两性的爱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不仅是人们欢爱的场所,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抒情意象,传达出他们的情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在远古两性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观念和性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主要从水与生殖崇拜观念的关系、水在两性禁忌中的阻隔作用、以及水与两性开放活动中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诗经》性文化的特征。本文首章阐述了水意象在原始生殖崇拜观念中的作用。水自身就是生殖崇拜的重要对象,《诗经》中很多以山和水相对应的兴句,实际是关于男女两性的隐喻,其中包含着原始人们对两性的崇拜。此外,《诗经》中的水生动植物也往往包含着生殖崇拜的观念,对多子植物尤其是水生植物的采摘意象同样蕴含着古人对于生育的崇拜观念。次章从原始性禁忌文化与《诗经》中水流隔阻意象之间的关联这一视角进行阐述。《诗经》中水与女性、情爱的微妙联系,乃是远古人类性禁忌与性隔离制度在民族心理留下的残痕。《诗经》中的水流不仅意味着对爱情的现实上的阻隔,也逐渐衍化成为人们观念中的心理阻隔。末章从水滨之会与性开放这一角度进行细致阐述。男女隔水相望意味着恋爱中的人们对爱情的深切期盼,而涉过水流则代表着甜蜜的欢会。《诗经》中的涉水意象的原型意义则是幽约和野合,这是《诗经》性开放行为的一种反映。《郑风》中的《溱洧》等诗歌则表现出了上巳节的祓禊乞子等祭祀活动,这实际上是原始时代人们在性禁忌解除后两性狂欢风俗的遗存与演变,原始的性狂欢活动已经演变成为一些具有其他含义的宗教和祭祀活动。同主题文章[1].      喜忧参半的情感交融——论《诗经》中人为型水意象'[J]..(02)    [2].    《诗经》中的复合型水意象'[J]..(03)    [3].    张宝林.《诗经》内外文化研究述说'[J]..(03)    [4].    苗草.《诗经》兴法刍议'[J]..(02)    [5].    华锋.《诗经》臆语二则'[

水滨泽陂的上古逸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10-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