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度规范化管理2制度编写规范化管理一、我们在起草任何一个制度时,均应遵循以下原则:?1、制度出台的必要性,也就是制度编制需求的识别与确认;?2、制度内容的合法性。任何一个制度,都必须以不违反国家或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相关劳动法规)为前提,否则,只是一纸空文,严重的还会引起不良后果,这是制度管理最不应出现的结果。3?比如,我们在制定员工违规违纪的处理规定时,不要随意使用“罚款”、“开除”等字眼,而代之以“奖金扣减”、“解除劳动合同”等描述方法;在涉及制定对员工违规、失职等处理规定时,须确认确实达到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或不会给公司带来较大不良后果时方可规定予以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以规避不应有的劳动纠纷;4?3、制度之间的相容性,即集团通用、事业部通用、部门间的制度关系;?4、制度的实操性。任何一个制度,不管规定的多详细、多完善,如果不符合公司的具体情况,与企业实际脱节,缺乏科学性,就会导致管理要求过高或过低,失去实际操作性,对制度的执行造成很大困扰。5?5、制度内容描述的规范性、准确性、完善性。作为制度,文字表达应力求准确、严谨、规范、简明、易懂,术语、符号、代号应规范、统一;责任主体和责任分工明确(与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对应性);工作流程应尽可能清晰、具体,便于操作。6?6、制度的前瞻性、稳定性。原则上,一般的行政管理制度都应具有两年以上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以控制修订频率,确保制度严肃性。一个好的制度应该在出台后3到5年内还能健康地运行,后期的修订也只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77、制度的可记录性(可反馈性)、可检查性、可评价性、可追溯性。作为制度,是通过执行来输出管理结果的。所以,制度规定的内容必须具备这些特性,制度的执行要有合理、可依据的工作报告和记录,包括填写的
制度规范化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