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策划思想体系的梳理
目录
一、关于方法论的论述
二、关于人的描述
三、关于中国整体经济大形势的分析
四、关于策划业的分析
(一)、什么是策划
(二)、策划业对人员的基本要求
(三)、怎样来作好策划工作
(四)、策划的作用
(五)、关于策划行业
五、关于企业经营的分析
(一)、关于企业家
(二)、关于企业经营
(三)、关于企业发展
六、企业和策划的关系
七、关于王志纲工作室的描述
八、关于房地产的分析
九、关于文化板块的描述
十、王志纲的比喻
一、关于方法论的论述
1、成功的教育,不是教授学生如何读书,而是给学生一种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2、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个思想,各得一个思想。
3、存在决定意识;屁股指挥脑袋;钱袋指挥消费。
4、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是战略性的东西,出路是执行战略的结果。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思路可能使“跳楼项目”起死回生;迷乱的思路常常会弄巧成拙。
5、王志纲策划思想的核心就是方法论。只有掌握了王志纲策划思想的方法论才能领会王志纲策划思想。
二、关于人的描述
1、受制于人的人,灵魂是跪着的;欲制他人的人,灵魂是坐着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灵魂是站的。
2、一个成功者,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人,甚至是不断在社会上充当领头雁的角色,必定伴随着失败走过来的。能够越挫越奋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3、未来的市场竞争除钱以外,特别是智慧,特别是人才,特别是操作能力都是财富,市场和品牌是做出来的。没有人才,有再多的钱都是没有用的。整个社会重新站在新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平衡、整合、摊牌。我想,最终时间会公正地对智慧者、资产重新开一个清单的。然后大家都会对知识、智慧产生新的认识。
4、能够成就自我的人有:
(1) 一类人是自用之才,知道自己的长短,善于扬长避短,能经过一次次超越,取得成功。社会上机会更多的是给自用之才的,只要能够对自己进行科学的定位,这样被社会接受的可能性要大。
(2) 一类人是被用之才,意识不到自己的能力,他必须借助于机遇,借助于他人。
5、文化人切入到经济运作中,以产业方式运作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体验复杂的人生,还可以把新的观念,新的信息带入现实中,以帮助那些因财富升值而文化品位相对欠缺的商界巨子。
6、文化人下海三阶段:
(1) 滩涂折腾、一身泥污、人格错位;
(2) 浅海弄潮、有钱无形、目标错乱;
(3) 深海荡舟、倒江翻海、如鱼得水;
7、记者可以分三类:
(1) 一种是新闻型的,身手敏捷。
(2) 一种是学者型的善于思考。
(3) 一种是文学型的善于想象。
8、世界上最穷的是老板,每一分钱都投入运转,永远缺钱。最富足的是百姓,每一分钱都存入银行。
9、把挣钱当作手段可以与天使共舞,把挣钱当作目的可以与魔鬼共眠。
10、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机制的竞争,策划工作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班底。
11、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成败。
三、关于中国整体经济大形势的分析
1、恩格尔系数。当人们用于日常生活之外的节余越大,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就越大,策划家施展才能的天地就越大。
2、真正的中华民族数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可以说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这十多年,从一个封闭的中国走向一个开放的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面临三个根本的转变,这为策划人走红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1) 企业的转换:企业习以为常的操作方式、操作规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是摆在所有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面前。同样中国的企业家也面临一个从流氓到绅士的转换。很多老板意识到自己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从流氓变为绅士。
(2) 区域也面临转变:也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国的发展比喻为航行就是:第一在毛泽东的时代是在“等文件”。当时的中国这个大船队是编队航行的,谁在前,谁在后,由中央决定。第二在邓小平的时代是“要政策”。当时实行沿海倾斜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各级政府要得是政策。最典型的是广东要到了特殊的政策,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跑“部”前进,成为个省市领导的一门必修课。一直到1992年,中国实现了全面开放,“沿海、沿江、沿边、沿线”的开放,大家都有了同样的优惠政策。第三是江泽民的时代是在
“寻找航海图”。原来的编队航行,齐步前进,现在是千帆相竟,百舸争流。这需要实事求是地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准确地定位,然后才是保证船不走弯路。现在是文化板块之间地竞争,地域、板块之间不是比较政策,而是比较班子、思路、思维方式、操作能力。
(3) 个人的转换:过去是“党的要求是我的职业”,基本上不提倡个人意志的。现在,我们提倡的
策划思想体系的梳理--策划业的分析(DOC 25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