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发现“低成本”国内航企布局国际航线 短短20天里,中国民航局接连收到多家航空公司关于开通新客运航线的申请,如此集中的申请实属罕见。业内人士表示,各航空公司申请开通的新客运航线集中在国际航线,以季节性强的旅游航线为主。在金融危机使得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锐减的情况下,国内各航空公司正彰显“野心”,利用危机重新进行战略布局。多家航空公司扩张国际航线国航申请于2009年6月开通北京—叶卡捷林堡客运航线,每周2班;深航申请于2009年6月开通深圳—沙巴—深圳客运航线,每周2班;海航申请2009年7月计划开通北京—夏威夷—北京客运航线,每周三班,2009年8月开通北京—迪拜—喀土穆客运航线,每周3班;山航申请于2009年7月开通济南—大阪—济南客运航线,每周2班……此外,中国民航局还于近期公示了两家航空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的初审意见。春秋航空变更后的经营范围为:国内、上海或其他指定地区始发至周边国家的航空客、货运输业务;航空公司间的代理业务;与航空运输相关的服务业务。四川航空的经营范围将扩大为国内、国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一直以来,严格的审批政策和高昂的运营成本都让国内民营航空公司止步于国际航线,国内航空公司申请开通国际航线的条件是三年以上的盈利纪录以及每年150万的客运量。如果通过民航局的审核,春秋航空将从一家国内航空公司成为国际航空公司。源于成本降低事实上,大力发展国际长航线是所有大型航空公司的必经之路。“现在市场萎缩,飞出去后威胁也很大,但我们不怕大韩航空等传统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说均票价比市场均价低约36%。多家航空公司勇于在此时“飞出去”看中的是“现在开通国际航线成本会低一些。”某民营航空公司高层告诉记者,“削减长航线的趋
危机中发现“低成本” 国内航企布局国际航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