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产科危重症护理常规目录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2子痫护理常规 3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4羊水栓塞护理常规 5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5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危重患者是指那些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病情重、复杂且变化快,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严密的、连续的病情观察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病室保持安静,室温适宜,空气流通,限制探视。加强心理护理,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同时应做好生活护理,对于使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鼓励其用手势、眼神、书写等表达自己的要求。密切监测生命征的变化,加强巡视,按时测量T、P、R、BP等,观察各个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监测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免贻误抢救时机。掌握给氧的浓度和静脉输液的速度、量及给药顺序,注意配伍禁忌。常规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置管,并保持通畅,以便急救时给药。保持各种导管通畅。注意大小便情况,监测尿液的量、性状,必要时留置导尿或外导尿。保持大便通畅,观察和记录大便的颜色、性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营养支持:根据病情和医嘱给予禁食、鼻饲、流质或少量饮食、特殊饮食等,必要时遵嘱予胃肠外营养,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各种并发症,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基础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根据病情使用气垫床,协助患者定期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等,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协助患者做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与血管栓塞;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内容:生命体征、24小时出入量、输液、皮肤、各种引流管、特殊治疗情况、标本的留取完成情况、专科护理执行情况、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心理护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产科宣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按产褥期护理常规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查明出血原因,遵医嘱抽血送检血交叉、备血等。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准确记录出血量。每10~15分钟按摩宫底1次,如宫体质地硬,阴道出血减少,改每半小时观察1次;阴道少量出血后改2~4小时观察1次,至产后24小时。遵医嘱注射宫缩剂,给氧气吸入,必要时腹部置冰袋。持续心电监护,每半小时1次测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无出血倾向后每日4次测血压至产后24小时并记录。持续导尿,注意尿量、性质,必要时记24小时出入量。注意保暖,做好护理记录,加强心理疏导。出现出血性休克,按出血性休克护理。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产科宣子痫护理常规按产前护理常规病室保持安静通风、避光,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室内备有子痫盘。注意安全,加床栏,防止坠床。给氧,持续心电监护。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1~2小时测呼吸、脉搏、血压1次,每日测体温4次,注意抽搐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抽搐时不可暴力强加制止,抽搐后及时听胎心,注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阴道有无流水、流血,产程开始应平车专人护送入产房,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做好口腔护理,有假牙者应予取出,必要时给予吸痰;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大便失禁者要及时更换床单,洗净臀部,预防压疮。呈昏迷状态或不能吞咽时应禁食,必要时鼻饲饮食。持续导尿,保持导尿管通畅,准确记录尿量,每小时尿量少于25ml应报告医生,遵医嘱留24小时尿测蛋白定量。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昏迷时间长者,每4小时更换体位1次,防止发生肺炎、窒息、压疮。按医嘱用药,各种操作应在使用镇静剂下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注意调节输液速度,观察硫酸镁中毒症状。详细记录病情、用药情况,准确统计24小时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产科宣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按产前、产褥期护理常规绝对卧床休息,以防心力衰竭和突然死亡,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卧位,必要时给氧。饮食按医嘱,禁刺激性食物。严密观察输液情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测呼吸、脉搏时必须准确计数1分钟,应注意脉搏、节律和呼吸情况,遵医嘱测血压。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患者情绪激动或烦躁,预防着凉。如有水肿,应限制水、钠摄入量,每日入水量不得超过1500ml,遵医嘱记出入量,每周测体重1次,每日测血压1次。服洋地黄类药物时,应严格遵守服药时间,服药前应数脉搏1分钟,并注意观察有无中毒现象(呕吐、缓脉),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或不规则应暂停给药,报告医生。注意临产征象,缩短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后,立即置沙袋于腹部并包扎固定,防止产后腹压骤减引起心力衰竭。产后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慎用宫缩剂,使用时应遵医嘱,有心力衰竭者不应哺乳,并绝对卧床
产科危重症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