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理念的培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张丹丹杨娜刘婧谢超李叶罗芝浛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理念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理念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培养社会责任理念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责任理念;会计人员;培养
0引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而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利润率,往往就忽略了自身责任,不真实的信息掩盖了企业本来的面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责任理念应运而生。
1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理念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培养社会责任理念有利于塑造全面的人才,既培养能力型人才,又培养道德型人才。在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培养社会责任理念有利于会计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法制建设。会计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会计的发展将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培养社会责任理念则可以在会计人员中培养诚信意识,以提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的信息,促进整个社会稳定发展[1]。培养社会责任理念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效益。《成本会计学》是整个会计课程构成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成本会计也相应作为会计体系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角色。
2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理念培养存在的问题
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是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的主要内容,然而一些会计人员在成本的记录、核算过程中未能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有些会计人员甚至协同经办人员一同造假。成本会计人员社会责任感缺失,不仅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同时也与高校教育有很大关系。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过于注重专业技能,将会计理论及实务能力作为重点;许多高校在成本会计课程中注重成本会计的核算和成本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这样产生的弊端有把社会多数人的利益排除在外,仅着眼于资本收益;无视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使企业成为一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经济动物等。而不是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各大院校会计类编写的成本会计学教材中很少有涉及到社会责任等道德教育的内容,而思想品德教材未能与会计专业的实际相联系。会计专业对知识结构的涉及面广,专业课程相对较多,高校会计专业各个学科安排的课程时间非常有限,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安排在传授专业知识上,对学生有关社会责任理念的灌输较少。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主要是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而很少有专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法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以致会计专业课教师自然把授课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上,而很难得去重视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对于道德培养很缺乏、教学方法单一。从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来看,高校会计学教材很少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现有的政治思想品德教材又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脱离专业等问题,而专门的配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依据。
国家教育部提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
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理念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