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及效果分析.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及效果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的设计要紧密的联系各门思政课程特点及相关章节内容,正确选择理论内容来设计实践教学,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相互脱节的现象。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明确提出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起来,并对实践教学做出总体部署,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但是在目前各高校中,尤其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实践内容、形式及效果方面,在此笔者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及效果现状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方式单调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导致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单调,同时由于教学对象多为90后年轻人,传统的实践教学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他们的精神信仰,更不用说外化为他们的行为。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内容中,依托与课本章节的常见内容有关于人生问题的主题演讲、爱国主义录像或电影观看、社会调查、道德问题主题辩论讨论、知识竞赛等,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些显得较为枯燥陈旧,不容易产生兴趣[1]。
2、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喜欢形式丰富多样、有目的性的、切合现实的、双向的教学方式。目前的思政课多为大班授课,分组进行活动的组织难度较大,教师的精力受限,在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中,教师只能采取比较单一的一到两种形式来开展实施实践教学[2]。
3、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敏锐性,自身平时也不注重自身在学历学识和能力上的提高和学术研究,学术水平相对其他类型专科学校及本科院校显得比较低,难以将热点问题融入到实践教学内容中去。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流于形式
在目前开展的实践教学中,主题讨论成了感兴趣的同学积极参与,不感兴趣的睡大觉;参观考察革命圣地成了纯粹拍照留影;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很多学生自己不撰写而是在网上抄袭;实践教学的实施缺乏有效的设计及监督考核,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大班教学模式”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班教学模式”不利于师生之间互动、沟通、交流的深入,更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在组织课外实践教学中,由于人数众多即使分组,任课教师也难以做到对每个组都投入相同的精力进行指导与关注[3]。
二、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思政课任课教师要有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好实践的内容。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于学生生活实践。其次实践教学的设计要选择那些需要和可能在实践活动中去运用、体验、践行和深化理解的理论内容来设计实践教学,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教学内容和实践

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及效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豆芽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