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堪培拉—城市建设史案例分析优秀课件.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1、堪培拉简介2、堪培拉的城市规划3、城市发展建设4、分析总结5、社会文化地理环境位置:坐落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分水岭(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脉的山麓平原上)的开阔谷地上,海拔760米,东距大海120千米,依山傍水,四周是布满茂密森林的丘陵。莫朗格洛河横贯市区,西流入马兰比吉河。东北距悉尼240公里,西南距墨尔本500公里。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凉爽。AustralianCapitalTerritory,:(2012,包括3个卫星城),澳洲第八。面积:整个辖区面积为2395平方公里(50%。:被誉为“大洋洲的花园城市”,世界十大“绿都”之一设计者:美国建筑师、景观师伯利·,堪培拉是一片既无树木又无湖泊的牧场,1841年才发展成为一个小镇。当时只有一个邮局,一个铁匠铺,一个教堂及其所属的学校。它后来之所以能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可以说完全是“鹬蚌相争”的结果。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为此双方相持不下,争论了八九年之久。最后,联邦政府于1911年通过一项折衷方案,决定在两个城市之间选择一处适宜的地点重建新都,这个地点就是堪培拉。1911年4月举行了一次首都规划的国际竞赛,格里芬的方案获选。堪培拉的规划完全按照格里芬的规划有计划的进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组织首都规划国际竞赛,()的方案获得最佳奖。他的方案把城市核心定在首都山。当时这座山只不过是个土丘。山下是一条弯曲延伸的河流,格里芬把它规划成一个大人工湖。从首都山向外放射的道路通向卫星城,卫星城是主要居民点,而市中心只保持很小的规模,主要用作建政府大楼。1913年3月13日举行堪培拉动土建设典礼。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局势的影响,加上2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堪培拉的建设断断续续,直到1927年才初其规模,于这一年首都从墨尔本迁到堪培拉。那时新都人口尚不足5000人。以后的30年,城市建设仍然缓慢。1958年起堪培拉建设速度加快,城市面貌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堪培拉规划进行了修改,由国家首都开发委员会主持设计,对1912年引进的美国建筑师格里芬方案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1974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在首都山上建新议会大厦的提案。1988年,新国会大厦落成;,为避免城市功能向中心区的过渡集中,保持规划的连续性,以建立一系列卫星城作为发展堪培拉的基本原则:①延续格里芬的规划,强烈地依靠轴线,尊重城市基地及周边区域的自然特征,确定了几座重要的国家级纪念性建筑,如高等法院、国家美术馆、科技馆等在“专用地”的位置。②以市中心为核心,分别向西北、东北和南部三个方向辐射,形成“丫”型多中心城市结构,由此将城市划分出首都区、工商业中心区、卫星城,其间又有大片的风景区、公园、农田等相隔,大大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维持了城市良好的生态环

堪培拉—城市建设史案例分析优秀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24.19 MB
  • 时间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