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构建完善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结构,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目标,针对资源配置的两难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一、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目标
(一)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节省交易费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构建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过大的固定成本需要较大的量分摊,否则就不可能形成竞争优势。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管理首先要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这个目标。具体来说,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规模的扩大,会给高校、社会,乃至国家带来如下的规模优势:利用资金优势和强大的技术力量进行科研开发,有利于降低单位的技术成本,实现企业的战略转移;由于继续教育体系的存在,高校可以从战略角度出发,合理调配高校内部的各项资源,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目标。
另外,构建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是对交易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进行权衡的结果。在经济环境中,高校或多或少通过外部给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而利用纯市场方式进行交易,就要发生寻找交易伙伴的所需费用以及谈判、签约等系列费用。而采用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形式,将外部交易内部化,利用体系内部调配实现交易,满足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可以节省交易费用。显然,构建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会带来管理费用的增加。但权衡两种费用,只要节省的交易费用大于管理费用的增加,这种体系的构建就会获得净效益。
(二)获得管理的协同效益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是一个联合体,高校成员的数量越多,其性质、所处的地区、运行状况、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等差异越大,单一高校局部最优管理与体系整体最优管理之间产生的差异可能越大,体系通过结构优化等获得的管理协同效益就越大。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可以对高校的管理、资金、人才、品牌、技术、科研等进行一体化整合,在完善的组织机构配合下,实现“1+1>2”的整合优势和协同优势。
(三)承担社会责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是有效地运用公共财政资源,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可以解除政府管制,消除垄断,使得经费多元化,扩大高校的自主权,提高服务质量,以市场规律来运营高等教育。
二、构建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
(一)财权在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分割和配置
1.“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管理模式
所谓“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管理模式是指在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分割有两层含义:第一,高校集中重大的财权,而政府、企业拥有次要的财权。第二,根据控股比例,分配不同重要程度的财权。一般而言,财权主要包括:投资决策权、融资决策权、资产处置权、现金调配权、收益分配权、审计监督权、财务负责人任免权、绩效考核权。
(1)投资决策权
高校应当集中重大的投资决策权。所谓重大,通常是根据投资战略和投资金额标准来划分的,即高校集中那些金额大、影响继续教育发展方向以及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项目的审批权。
(2)融资决策权
对于
构建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