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冷热不均的大气运动的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确定依据1、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本节内容:从大气冷热方面来探索大气的运动。3、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的原理的认识。(二)教学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方面:明确大气的热源;大气的热力作用;能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2、过程与方法:探究法学习大气的热量来源;图表分析大气的保温作用;联系实际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气的环保意识,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地面是大气的热源;大气的保温作用;热力环流;教学难点: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三、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在初中学过地理,但是许多农村学校没有上,虽然具有一定地理基本知识,但是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原理性认知比较少。2、高一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要求我们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和支配者。教师应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向学生提供充分活动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而不是负担。五、教学方法1、依据:本节内容多,原理性强;涉及等压面、等温线内复杂难度大,同时要运用物理运动和受力分析的知识,比较抽象,要求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还没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2、学生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学会比较、分析、总结3、通过绘制大气受热示意图、热力环流模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4、让学生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比如热力环流)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课堂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知识。5、教学方法的选择:启发式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等。六、教学过程:(设疑导入)用我们这几天的天气和前不久的天气作对比,前几天阴雨连绵,这几天阳光明媚,是什么原因,这些都与大气的运动有关。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完成学案的预习:??、直接的热源是什么??这部分内容学生阅读后大部分能理解。学生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让学生有比较直观、比较形象的认识。边演示,边解释总结。●活动(P29)让同学讨论得出:(1)大气逆辐射返还给地面热量

冷热不均的大气运动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9-10-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