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班级团队建设心得.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班级团队建设的心得今天听了援疆教师钱立钢的讲座,感慨良多。因为我也会成为一名班主任,而且和钱立钢老师正好是我的援疆指导老师,作为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自然惺惺相惜。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文字。不当之处,贻笑大方。一个班主任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尖子生越多越好。而最头疼的就是班里的孩子不爱学习总捣乱,尖子生少。所以我和大家分享就是班级建设和尖子生培养的一点体会。班级团队建设和尖子生的培养看起来好像是两个问题,但是其实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团队要想发展得好,必须有领头雁,在班级中,这个领头雁就是尖子生。因此,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尖子生至关重要。尖子生不仅能引领整个班级的方向,而且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效果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尖子生的培养需要一个优秀的群体(塔顶),这个群体状况将影响着上下两个层面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上可托出部分顶尖学生,下可对中上层学生(塔身)起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班级建设的理想结果就形成由尖子生带队的若干个团队。一个班级里如果没有一个尖子生集团,仅凭一两个学生苦苦支撑,即使有过一两次惊艳的表现,其结果往往也是昙花一现,最后“泯然众人矣”。具体实践中,我主要从七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一、关注细节,培养习惯。了解学生事一切工作的前提。从搞值日时的动作、到校后早午读前的表现、课前预备铃响时的表现和自习课的专注程度等等细节,也包括从和学生及家长的交流中,掌握这个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人处事、性格特长等。尖子生的选拔首先通过测试成绩,平时课堂的听课情况、作业情况以及任课老师的意见进行选拔。然后,根据他们的个人品格、学习品格和个性特点,分析每个人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预见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教育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因为决定学生的成功因素往往不是智力,而是良好的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因为“德”就是在良好地习惯形成的。二、常规管理,坚持贯彻常规管理是一个班级,每个学生身上都会发生的“日常小事”,但用教育的眼光看,“学校无小事”,所谓“小事”恰恰是学生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透过一些细小的外部行为表现,就可以分析学生的内心所思所想和情绪动态。如准时到校、不缺课是热爱学习的表现;对人有礼貌、说话和气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表现;随手把倒在地上的凳子扶起来是关心集体的行为等。正是这些具体行为,构成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和过程,也正是这些细小行为,日积月累,逐渐积累成人的一项项品质。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无非就是练习正确的行为,练习使他们习惯于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和准则。”班主任一定要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只关注成绩的高低、名次的进退。引导学生们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它是一个貌似容易,却难以真正做到的自我要求。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缺乏理想、缺乏热情,而是真正缺乏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改良自我做起的责任心和踏实行为。在学习文化知识上也是如此,每一个学生们都渴求老师的赏识,都希望获得好成绩,也都分得清对与错,也知道该自身的不足和学科学习方法,只是无法坚持,最后不得不半途而废。这就是常说的“先育人,后教书”的原因。三、主题教育,温和引导如果说常规管理要“一力降十会”,

班级团队建设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