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一、总则(一)规划的作用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窗口,也是促进生产、引导消费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科技进步、市场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贸流通业正由国民经济的从属产业转为先导产业,并成为城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全面进入以加入WTO为标志的新时期,随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心及组织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周边区域经济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认真探索今后一个时期嘉兴市商业网点的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为了贯彻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进一步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开发城市的各类商业资源,促进嘉兴市商业实现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嘉兴商贸流通和市区商业网点“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规模适当、适度超前;有效错位、协调互补”的目标,特编制《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二)规划的依据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商业网点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所做的统筹设计。制定《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依据主要有:1、商务部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2、《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3、《嘉兴市城乡一体化规划(2003-2010年)》4、《嘉兴市三产发展规划(2003-2010年)》5、《嘉兴市公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年)》6、《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10年)》(三)规划的对象、范围本规划的范围指嘉兴市域所辖南湖、秀洲两区和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五县(市),面积3915平方公里。规划重点范围是嘉兴中心城区和新丰、余新、凤桥、七星、大桥、王江泾、王店、油车港、新塍、洪合共10个镇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商业范围:市域各级商业中心、市域专业市场、市区商业街(区)、市区大型零售商业、市区大型餐饮业。规划的规模范围(指单体设施建筑面积,以下同):1、超市(含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2000平方米以上;2、购物中心:30000平方米以上;3、大型专业店:2000平方米以上;4、百货店:5000平方米以上;5、专业餐饮店:2000平方米以上;6、二星级及以上酒店;7、农贸市场:2000平方米以上;8、专业市场:10000平方米以上。(四)规划的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05~2010年。二、规划的原则1、整体设计,通盘规划。商业网点布局,应当立足于嘉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充分考虑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市场环境,以及商业网点现状和交通设施条件等方面的特点,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着眼于长远,研究消费规律和发展趋势,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消费群体分布和购买力水平,合理确定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档次和业态配置。2、前瞻谋划,适度超前。商业网点布局,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的总方针,按照现代化商贸城市建设的要求,着眼于长远,积极利用国内外商业发展成果,挖掘消费潜力,关注需求变化,创新消费方式。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提升建设整治的起点和标准,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适应商业发展需要。3、协调发展,优化结构。商业网点布局,应当做到总量适度、结构合理,注重大型与中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综合经营与专业经营相结合。形成整体适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的布局结构;形成新型商业与传统商业有机结合,以新兴业态为主的业态结构;避免贪大求多、过分聚集和重复建设,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4、凸现特色,发挥优势。商业网点布局,应当体现层次化、多样化的要求,按照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业态、不同类型的商业网点规模和数量。将结构调整与业态创新相结合,促进优势互补,提高各层次、各区域商业的协同效应,凸现特色、打造品牌、树立形象。5、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商贸业的发展关系到百姓的生活和城市品位,商贸业的便利和繁荣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的日常消费和企业的生产消费,便民利民是发展商贸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商业网点布局,要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把满足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内的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作为网点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6、规划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是嘉兴市在未来一段时期进行商贸业投资、改造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商贸业发展起着宏观调控作用。但市场对商贸资源配置又在客观上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所以必须处理好商贸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
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