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浅议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高效课堂是继承中的创新,解放思想是关键。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小组活动是抓手。导学案是进入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心必不可少。激情,能解决高效课堂实施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一、解放思想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
观念变了吗?理念换了吗?尝试得怎么样?有人说,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收获是解放思想,我们解放了吗?当我们在解放了自己的同时,又解放了我们的学生,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高效课堂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在继承中的创新
1、传统课堂是目中无人,高效课堂是目中有人。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因材施教,就是目中有人。
2、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威廉·亚瑟·伍德
3、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叶圣陶
4、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夸美纽斯
5、陈鹤琴认为,儿童心理有七个特点: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小孩子是好模仿的;小孩子是好奇的;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小孩子是喜欢被称赞的。
6、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说。陶先生把世上的先生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
7、魏书生认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有的学生获得较多的机会,掌握了方法,便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也有的学生遇到包办代替过多的教师,被剥夺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当然弱。
结论是:学生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那么,只有走进高效课堂,才能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三、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对应的是预习、反馈、展示,学习方式上是独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是在追求“四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而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
预习不是传统课堂上的自学,它的要求是,学生围绕导学案开始自学、对学、群学,一般不对预习环节做时间要求,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要尽量自学。预习之后是展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人把高效课堂称之为
“展示课堂”。高效课堂十分重视展示,我们一向认为“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谁都别轻视展示,展示即“发表、暴露、提升”。从操作技巧上说,展示又分为两种,小展示、大展示。小展示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同学要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在黑板上写出来,而教师要根据在展示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全体同学参与的“大展示”。大展示其实是和反馈连接在一起的,反馈当然不是考试,反馈甚至都无需教师去亲自完成,具体做法是,以对子为单位,两两之间相互测评、修正,然后整理导学案、整理纠错本。
四、高
高效课堂浅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