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慧南与黄龙派 临济禅发展至石霜下,则不但门庭扩展甚大,而且还出现了黄龙与杨歧两派分灯接化的局面,临济一宗发展至此,遂达鼎盛阶段。我们还是先从黄龙派说起。一、黄龙慧南的行状黄龙慧南禅师(公元一00二年~公元一0六九年)是石霜楚圆门下的神足,也是黄龙派的创始人。慧南俗姓童,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他十一岁就出家了,师事本州岛怀玉定水院智鉴禅师。他当时随师出外,在路上遇到祠庙(小土地庙)就举杖打砸,乃至纵火焚烧之,他的这一点倒是颇似青原下的希迁禅师。慧南在十九岁那年受具足戒,此后他便迈上了游方参学得征途。他首先去了庐山的归宗寺,在那里遇见了自宝禅师,从自宝那里获得了威仪修习。然后又去了栖贤依諟禅师那里,再来到三角澄禅师门下。关于慧南的三角澄禅师,在慧洪《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二中是如是记载的。但澄禅师后来住泐潭,因而在《五灯会元》等典籍中作“泐潭澄禅师”,并指出他出自于与云门宗。今查云门宗灯谱,有两个“泐潭澄禅师”,其中一个是泐潭灵澄禅师,他是文偃门下巴陵颢鉴的弟子;另一个是泐潭怀澄禅师,他是文偃下双泉师宽门下五祖师戒的弟子。慧洪作文往往注重文采而疏忽于事理考证,比如他说慧南去见三角澄禅师,则出现了“渡淮”二字,此殊不当,“三角”在潭州(即湖南长沙),当年马祖门下有一位三角总印禅师,居潭州,如此则慧南无须到数千里外去涉淮水了。其中泐潭灵澄禅师出自于巴陵颢鉴禅师门下,巴陵在今天湖南省岳阳市,他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禅偈[1]《五灯会元》卷十五《泐潭灵澄散圣传》载有学人请益他“祖师西来意”,他于是述偈曰:“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草履祇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似乎对于慧南后来的开示学人平常日用皆是道颇有影响;而怀澄禅师出五祖(湖北省蕲州五祖寺)师戒门下,人们多以他为慧南之所师事。据慧洪的《禅林僧宝传》所载,慧南在澄禅师门下住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来又随澄禅师从三角来到江西省的泐潭,并在泐潭与澄“分座接纳矣”。慧南还有一位道友,那就是大愚守芝门下的云峯文悦禅师,他总觉得慧南在泐潭澄禅师的门下未得,因而每每劝他去参石霜楚圆(慈明禅师即其法号)。对此,《五灯会元》也有记载:(慧南)偶同云峯悦禅师游西山,夜话云门法道。峯曰:“澄公虽是云门之后,法道异矣。”师诘其所以异,峯曰:“云门如九转丹砂,点铁成金。澄公药汞银徒可翫,入锻则流去。”师怒,以枕投之。明日,峯谢过,又曰:“云门气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语也。死语,其能活人乎?”即背去。师挽之曰:“若如是,则谁可汝意?”峯曰:“石霜圆手段出诸方,子宜见之,不可后也。”[2]参见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五灯会元》第三册一一0五页。慧南于是私下里一思忖,文悦是在翠峯下参学(当时守芝已经移锡翠峯),他让我去见石霜(楚圆与大愚守芝同参汾阳),对于光大其翠峯门庭不无裨益(即它是出自于诚心),于是他纔决定去参石霜。慧南参学于石霜的因缘也很曲折离奇,在《禅林僧宝传》与《五灯会元》等文献中均有记载,谨录如下。(慧南)即造石霜。中途闻慈明不事事,忽丛林。遂登衡岳,乃谒福严贤,贤命掌书记。俄贤卒,郡守以慈明补之。既至,目其贬剥诸方;件件数为邪解,师为之气索,遂造其室。明曰:“书记领徒游方,借使有疑,可坐而商略。”师哀恳愈切。明曰:“公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
黄龙慧南与黄龙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