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期间,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军的著名战役。 1885年初,执行越南北圻陆路反攻任务的东线清军作战失利,于2月上旬,溃退入广西镇南关。法军占领谅山后,乘势侵占镇南关;其后因兵力不足、补给困难,又退至越南文渊(今同登)、谅山,伺机再犯。其时,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的老将冯子材,被前敌各部将领推为主帅,积极整顿部队,稳定军心,部署战守。镇南关内有一狭长通道,两侧高山壁立,形势险要。冯子材选定关内8里的关前隘为预设阵地,于东西岭上修建堡垒,两岭间构筑一道高7尺、厚10尺、长3里多的石墙。墙外深掘堑壕,墙内又筑一道与之平行的土墙。冯子材亲率所部萃军9营担任正面防御,扼守长墙及两侧山岭险要;总兵王孝祺部8营为第二梯队,湘军统领王德榜部10营屯关前隘以东的油隘,保障左翼安全并威胁敌之后路;冯子材另以一部与杨瑞山等5营屯扣波,保障右翼安全;广西提督苏元春等部18营屯幕府为后队;另有蒋宗汉等14营屯凭祥机动。形成正面纵深梯次配置并有两翼策应的兵力部署。总计前线兵力约64营3万余人。 3月中旬,冯子材得悉法军将再犯镇南关,便于21日夜率部出关夜袭文渊,打乱法军部署,诱使其不待援军到齐提前发起进攻。23日晨,法军第2旅主力千余人在尼格里将军的指挥下,乘大雾侵入关内,另有近千人屯关外东南高地为后继。10时许大雾稍散,入关法军分两路进犯关前隘,攻占了东岭3座堡垒,并猛攻长墙。冯子材一面指挥各部迎战,一面调扣波、幕府各军来援。16时许,苏元春率部赶到东岭,阻止了法军的进攻;王德榜部也自油隘袭攻法军后路,牵制了其预备队的机动。24日晨,法军在炮火掩护下,沿东岭、西岭、中路谷地再次进攻关前隘。冯子材传令各部激励将士勇敢杀敌,有进无退。当敌逼近长墙时,年近古稀的冯子材持矛大呼,率其子跃出长墙,全军感奋,一齐涌出,与敌白刃格斗,战至中午,终将法军击退。这时,王德榜部和扣波清军抄敌后路,关外千余越南义军及当地各族人民,也自动前来助战。法军腹背受敌,死伤数百人,遗弃大量军用物资,仓皇溃逃。冯子材乘胜反攻,挥军追击法军,于26日收复文渊,29日袭取谅山,重伤尼格里,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镇南关大捷使清军在陆上战场转败为胜,转守为攻。法军败讯传至巴黎,茹费理内阁被迫辞职。
镇南关大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