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艺术系2006届毕业论文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姓名: 王羽菲
指导教师: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社会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成为最大的财富。因此,如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灵活地驾御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很多学科教学中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在美术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个问题在国内还很少有人涉足。
多年来,中学美术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按教材照章教学。老师怎样讲,学生就按照老师及课本的讲解照做。这样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真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品味及动手动脑能力的效果吗?我感到,美术课上单一的临摹,只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学生的作业尽管工工整整,制作技巧也很优秀,但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知识的奴仆,在艺术的殿堂中只能是制作工匠。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永远也培养不出艺术创作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才能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培养出艺术创作的高素质人才。
所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要求每位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有独特的审美观点,在艺术创作时有新颖的艺术构思,学生面对艺术作品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创造。简言之:“自立其说,自圆其说”。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注重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素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保护学生探索热情;创设最佳学习环境,引发学生创作激情。
注重教师主导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严格遵循美术教学原则,认真研究和选择美术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保证。美术教学又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美术,又有称“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且其表现形式又是静止的,它对物质具有特殊的依赖性,这就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根据其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特点,确定了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要求教师从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及教学总结时,都应该注意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特殊作用。恩格斯说:“美育就是美学方面的教育”,审美性原则,既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提高社会主义公民的审美文化素质重要途径。
(2)直观性原则。美术教学主要要求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有些技巧问题又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这时就只有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去观察、感知、认识客观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口齿清楚,语言生动、幽默,说话简明扼要;尽量使用实物、示范教学,并要注意适时展现;教给学生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了解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知识水平等情况;要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但要注意学生的思路定向,要围绕主题,不能漫无边际;
(4)精讲善练原则。在每节课虽有45分钟,但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所以教师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少讲,把所要用到的重点、难点、方法、步骤、要求等讲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