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背景新艺术运动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美面、纺织品以及家具和建筑设计。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不同的是,新艺术运动崇尚自然,同时面向新技术。“新艺术”运动背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哥特式、洛可可式、日本浮世绘(江户时期)“新艺术”运动风格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在欧洲的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风格特点,甚至于名称也不尽相同。“新艺术”一词为法文词,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以此命名,而德国则称之为“青年风格”,奥地利的维也纳称它为“分离派”,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则称之为“工艺美术运动”。从风格特点方面,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的新艺术作品比较倾向于艺术型,强调形式美感,而北欧的德国、奥地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则倾向于设计型,强调理性的结构和功能美。“新艺术”运动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比利时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发达,对外事务平稳,国家安定,因此经济在这个时期也逐渐繁荣。在1900年前后,比利时也进入了“新艺术”运动的发展,成为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比利时的设计革新运动具有相当的民主色彩。此时的比利时活跃着一大批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影响下,比利时设计家们在艺术创作和设计上提倡民主主义、理想主义,提出艺术和设计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目的,在比利时进入“新艺术”运动的时候,这些艺术家和设计家就提出了“人民的艺术”的口号,从意识形态上来说,他们是现代设计思想的重要奠基人。“新艺术”运动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比)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vandeVelde1863-1957)比利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无疑首推亨利•凡德•威尔德。他对于机械的肯定,对于设计原则的理论,以及他的设计实践,都是他成为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仅是比利时现代设计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先驱之一。“新艺术”运动亨利•凡德•威尔德(比)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vandeVelde1863-1957)1884年成为“二十人小组”的一员1890年,因结婚之时,理想的、统一的设计风格,因而被迫自己动手设计结婚的家具、用品和室内,从而走上设计道路。1906年,到德国魏玛市开设了一间以设计为主的学校-魏玛工艺与实用美术学校。1907年,穆特休斯,彼得·贝伦斯和亨利·凡·德·威尔德等人,发起成立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DeutscherWerkbund)1908年起担任魏玛艺术与工艺学院(GrossherzoglicheKunstgewerbeschule)的院长一战后,成为比利时根特大学(UniversityofGhent)的教授“新艺术”运动亨利•凡德•威尔德设计理念:超越自然的抽象、线条就是力量理性,表里如一的理性。“新艺术”运动亨利•凡德•威尔德设计理念:超越自然的抽象、线条就是力量“新艺术”运动亨利•凡德•威尔德主张将艺术和工业生产相结合–“技术是产生新文化的重要因素”–“根据理性结构原理所创造出来的完全实用的设计,才是实现美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才能取得美的本质。”1906年到了魏玛之后,进一步认为如果机械能运用适当,可以引发设计与建筑的革命。
亨利·凡德·威尔德优质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