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一、 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在1915年写的一篇笔记式的短文。1914~1916年列宁被迫侨居在瑞士的伯尔尼。在这期间,列宁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写了很多笔记。汇集起来,就是后来出版的《哲学笔记》一书。《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辩证法的要素》中,列宁曾经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看来,《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这种“说明和发挥”。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第二国际的一些领导人公开支持帝国战争。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为了替他们的《巴塞尔宣言》进行辩解,用诡辩论冒充唯物辩证法。 第一次大战爆发后,各种矛盾激化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非常错综复杂的新局势。在这种新形势下,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如何使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国内的革命战争,怎样进行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这些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以理论上的回答。1914年8月列宁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从俄国侨居瑞士。列宁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便在瑞士阅读了许多有关辩证法的哲学著作,并做了大量的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谈谈辩证法问题》的中心思想是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客观世界和认识的根本规律。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对立统一规律,首次提出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第一次支出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第一次指出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源及其同僧侣主义的关系。总之,列宁完整、系统扼要地论述了辩证法。因此,《谈谈辩证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唯物辩证法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今天学习这篇著作,对于全面、准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及其方法论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内容讲解 这篇短文大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1、辩证法的实质是研究事物的矛盾的(第1段)列宁在文章的开始就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是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的实质,就是研究这两个部分、方面的矛盾关系的。随后列宁指出,除了马克思之外,其他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错误之处。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还停留在直观上,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上经常兜圈子,是动摇的。黑格尔进了一步,他把概念的矛盾运动贯穿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中,但由于他的唯心主义,他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马克思才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指出,辩证法就是研究事物自身中的矛盾的。这和马克思的思想是一致的。2、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第2-7段)辩证法作为一种学说,它研究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现象,也不仅仅是某一类事物的现象,而是自然、社会和思维中的最普遍的规律。把研究事物自身中矛盾确定为辩证的实质,就是因为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对于辩证法的这种规定的正确性,可以由人类实践以及作为这种实践经验总结的科学史来检验。列宁列举了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事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