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岳阳楼解说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领导到岳阳楼参观考察。我是讲解员×,非常荣幸能为各位领导讲解岳阳楼。各位领导,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黄色琉璃瓦建筑就是名扬天下的岳阳楼。岳阳楼建楼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前身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在公元215年所修建的用于操练水军的阅军楼,距离现在有将近1800年历史。赤壁之战的第二年,即公元210年,周瑜病死巴丘,孙权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鲁肃在这里修筑了巴丘城和巴陵城墙,以抵御借驻在荆州的刘备。215年,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在依山傍水之处修建了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岳阳楼在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张说称南楼,中唐李白759年始称岳阳楼。岳阳楼真正闻名于天下是在北宋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我们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清朝光绪六年(1880)岳州知府张德容重修的。这次修建,将楼址往里面移近了六丈多,修筑了驳岸,使岳阳楼远离了水患。岳阳楼景观壮美。它的景观是由江、湖、山、城构成。我们看岳阳楼背靠岳阳城,遥对君山岛,南望洞庭湖,北通万里长江,往北过去9公里就是我国三大良港之一的城陵矶港,再往北100多公里就是三国古战场赤壁。岳阳楼建筑精美。它是清代建筑艺术风格日臻完善,技艺趋向高峰时的精品。它的建筑特色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三层、四柱、飞檐、纯木、盔顶”。岳阳楼通高只有三层,大家可能会问,千古名楼为什么只修三层,因为《易经》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事万物”。另外因为岳阳楼的前身是“阅军楼”,是军事设施,三层分别代表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岳阳楼只修建三层。“四柱”,是指哪“四柱”呢?大家请看,岳阳楼内有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从一楼直贯楼顶,承载全楼的大部分重量,其中有两根在“岳”字和“楼”字两侧,还有两根在楼的背面。我们再从上往下看,岳阳楼的三层都有飞檐,一楼是“茶花护凤”,二楼是“海藻绕龙”,三楼是“荷花托云”,整个是“龙凤吉祥”的寓意,说明古代建筑是很讲究寓意的。第四个特色就是纯木结构,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钉一铆一砖,全由木与木之间相互咬结、牵制而成,按照古代“闩缝对榫”的传统工艺建造,造型庄重,结构严整,工艺精巧。第五个特色是盔顶,大家看看楼顶是不是像古代将军戴的头盔?它的名字叫作盔顶,。这种大型的盔顶式建筑,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岳阳楼的独特标志。[岳阳楼匾额]各位领导,楼前所悬挂的“岳阳楼”匾额是由我国著名的大文豪、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1961年所题。在此之前,岳阳楼上悬挂的是原何键1933年题写的匾额。1961年,当时的岳阳县委、县政府决定撤换这块楼匾,就委托岳阳楼管理所所长陈忆吾托其长兄、大将陈庚的夫人傅涯向毛主席转呈请求书写“岳阳楼”匾额的信件。毛主席看到信件后,说:“岳阳楼是千古名楼,是名胜古迹,还是请历史学家郭老书写更为合适,”于是主席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郭老。因为是主席所托,郭老特别重视,一连写了很多幅“岳阳楼”字,从中挑选了一幅写得最为满意的寄到了岳阳楼管理所。收到郭老的信后,工作人员无意中发现信封上的岳阳楼三个字比信封里面的写得还要好,经过反复比较和权衡,于是采用了信封上的岳阳楼三个字。这也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这块匾额已经编入《中国名匾》之中,原件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馆。岳阳楼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

岳阳楼解说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