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作者:————————————————————————————————日期: 网络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学习中心:浙江临安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年级:2013年秋季学号:131084403251学生:王武指导教师:张静完成日期:2015年9月10日内容摘要木结构建筑从结构形式上分,一般分为轻型木结构和重型木结构,主要结构构件均采用实木锯材或工程木产品。木结构建筑有着施工简易、设计灵活、保温隔热性能好、防潮防虫性好、抗震性好等诸多优点。从国内外木质结构房屋的发展状况,介绍并分析了中国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可能性及存在的问题,结论是中国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市场前景很大,但真正的全面开发还有待时日。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前景。关键词: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状况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现代木结构房屋的先进性与发展 42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63现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84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展望 “瓶颈”及对策 115结语 12参考文献 13引言“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古代中国人习惯采用木结构,这与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关。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遗址和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可以看出,在新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木结构建筑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干栏式木构件,证实中国的祖先早已掌握了完善的榫卯连接技术,也说明木结构在此之前已经历了很长的使用和发展过程。木材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较早的建筑材料之一。据史书记载,木结构建筑早在公元1000年前就曾作为古代埃及和希腊基本梁柱结构形式得到应用,但由于当地木材资源的相对短缺,木结构技术在古代欧洲并没有发展成为主流结构技术。相反,古代中国木材资源相对丰富,木结构技术在中国的千年文明中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成为中国建筑史上最主要的建筑方式,并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近代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混凝土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出现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但西方木结构技术却也同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人造木技术的发展,使得木结构技术从住宅领域发展到了其他民用建筑领域,成为和钢结构技术、混凝土结构技术同时发展的建筑技术。在现代中国,由于前几十年森林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滥砍滥伐,以致木材材源枯竭[1]。政府对木材在建筑上的应用制定了严格的限制措施,提倡以钢代木,以塑代木。因此,在中国木结构技术目前被排除在主流建筑之外,木结构建筑几乎成了中国建筑的盲点。长此以往,这不但损害国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大憾事。1现代木结构房屋的先进性与发展从19世纪初开始采用木框架结构以来,木结构建筑已发展了从独户式住宅到联合式住宅及多层公寓建筑等各种形式,目前应用得最多、技术经验最成熟的轻型木框架结构,,可使平面布局贰舌多变并易于实现风恪化和个性化突出的空间。设计可采用单体菜单组合式哇蝴助设计,零部件由工厂专业化生产,配件及辅助材料均可达到标准化、系列化,便于运输,建筑与装修一次完成,使木结构建筑的建筑周期比砖混结构的建筑周期短得多。,旌工中可以选用符合环保标准的辅助材料和涂料。木结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较钢筋混凝土建造过程
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