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开题会议材料关于《江苏全面教育现代化核心指标研制》课题的开题报告江苏省教育评估院课题组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江苏全面教育现代化核心指标研制”课题是我省确定的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重大课题。省教育厅副厅长倪道潜为课题主持人,省教育评估院作为具体研究单位。为了圆满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我们制定了研究方案,优化了课题组人员,开展了基础性工作。现根据开题报告规范要求简要汇报如下。一、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一)(modernization),一词产生于18世纪,其名词意义,是指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其形容词意义,指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满足现代需要的状态(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何传启,2003)。我们理解,“现代”只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时间概念,对于生活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有属于自己的“现代”范畴。因此,“现代化”实际是一个与时间概念“现代”相关联的,对某种社会形态作出的一种特定描述或定义,即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满足现代需要的状态。,具有现代化的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渐进性、系统性、全球性、适切性等特质。我们认为,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推进教育从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是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良好状态。,是基于我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实践。截止到2012年初,全省已有96个县(市、区)接受省级教育现代化技术水平评估,正从基本教育现代化向全面教育现代化迈进。我们理解中的江苏全面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在实现基本现代化后,以中等发达为参照,以《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人的主动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为核心,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发展,实现更高标准的普及教育,提供更为完善的终身教育,形成更加均衡的优质教育,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实施更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具体化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但是,教育现代化的复杂性决定教育现代化评价不能使用单一的指标,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性又决定了各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我们的任务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来选取其中相对重要的指标项目形成核心指标。(二),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树立不断追求的目标。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来引领全省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区域的教育发展,可以化虚为实,化软为硬,把国家和省政府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落到实处。,为教育评价与激励提供基本标准。教育发展需要目标的指引,也需要评价机制的激励。运用指标体系进行教育现代化评估,可以有效衡量各地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各地的教育现代化实践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减少盲目性和无效性,提高效率与质量。同时,使政府部门对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达成度、社会满意度,对教育工作过程及成果质量作出科学评定和价值判断,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为进行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江苏教育要赶超世界中等,并在全国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关注国内外教育动态,而缺乏国际可比评价体系,比较研究就必然缺乏针对性、适切性,比较研究的成果也难以转化为促进江苏教育发展的决策依据。二、研究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江苏全面教育现代化核心指标研制”课题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任务,必须以《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政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文件为指导,通过国际教育的比较、已有实践的总结、发展目标的探究,深化教育现代化本质特征和核心内涵的理论研究,研制江苏全省及县(市、区)全面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指标,为推进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和制定教育现代化评估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服务。整个课题研究拟于2013年年底结题。其中《江苏全面教育现代化核心指标》、《江苏省县(市、区)全面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计划于2012年提交初步成果。(二)研究内容整个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信息化的关系,国家现代化发展与教育现代化关系,中国教育现代化与世界教育现代化关系的研究,确定我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应达到的先进水平。根据《
江苏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开题会议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