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政治热点问题.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者: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政治热点问题热点一、物价问题(主要涉及价格的知识点和两只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1、物价现状:2010年以来我国PPI指数由不断升高到回落,9、10月又逐步回升,而2010年以来CPI指数不断攀升,说明物价上涨,有通货膨胀压力。2、物价变化带来的影响:适度上涨会促进企业商品的流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带动经济的发展。过快上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降低购买力,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容易导致物价上涨,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不利于其提高经济效益。物价下跌:从眼前看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长远看则会造成企业商品的滞销,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规模,影响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扩大就业,也不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物价上涨的原因:从措施角度回答:价值、供求、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增加,气候、纸币的发行量,游资炒作,市场调节的缺陷和国家宏观调控不到位;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各种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造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汇率大幅变动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造成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等。4、应对物价上涨,维护物价稳定的措施:国家:(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两方面采取有力措施)①遵循价值规律,运用三种手段宏观调控,及价格、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稳定物价②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特别是支持农业发展,降低成本,加快商品流通,特别是加强农产品流通,降低商品流通成本;③进出口;④回笼货币,缓解流动性过剩;⑤完善制度和体制(价格监管、市场监管、物质储备、商品流通体系);⑥打击哄抬物价行为,维护市场秩序;⑦引导消费,稳定消费心理;⑧关注低收入者等。企业如何应对物价上涨(可以从价格变化对生产影响的知识考虑):提高产品价格,转嫁原材料上涨的压力;调整生产规模,一般会扩大生产规模(但并不一定),提高劳动生产率,争取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消费者如何应对物价上涨(可以从价格变化对人民需求影响的知识考虑):(1)一般来说,价格提高消费者会减少商品购买;消费者会增加其替代品的需求;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对其需求不会有大变化;高档耐用品价格的上涨,消费者会暂时不购买或减少对其的购买;(2)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适度、理性、绿色消费,勤俭节约。(3)增加收入,科学投资理财5、维护物价稳定的原因(或国家为什么要对当前的物价上涨进行宏观调控):价值规律的要求(价格要与价值相符);市场调节的缺陷,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影响(供求、消费水平、经济发展、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意义(有利于稳定稳定物价,提高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经济安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也是采取稳定物价措施的意义)。:2010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材料二:为了有效遏制当前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40号文件,出台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16条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措施。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稳定物价的措施所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经济现象:材料一说明2010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偏高。经济生活道理: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带来影响。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②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反映供求关系。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③市场健康运行需要良好的秩序,故需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等。④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故政府要有效实施宏观调控。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措施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一)正确认识粮食价格上涨问题1、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1)价值:生产粮食的成本(肥料、石油等价格上涨)增加。(2)供求,供应有所增加,但是需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及饲料、工业用粮的增加)增长的幅度更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3)国外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的影响(4)非法囤积,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5)自然灾害

政治热点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141 KB
  • 时间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