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氯的化学教案设计化学教案设计课题人教版《化学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2)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氯气与水、碱反应及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3)认识燃烧现象的本质;(4)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观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描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资料卡片------化学史“氯气在一战中的使用”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学会从史料中获取科学知识;(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形成勇于创新的品质,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对氯的了解,认识到化学对于生活、生产、科技与社会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的化学价值观。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的强氧化性;(2)氯水的漂白作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视频、动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图片导课]投影海洋图片,阅读海洋中的化学资源: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淡水20多亿吨、食盐5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总产值达6亿多美元。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海洋中的化学资源。通过介绍海洋来引入氯元素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氯元素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过渡】海洋中含盐3%,而氯元素(cl)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板书]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拓展知识。方法引导【复习提问】在学习上一节硅时,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去学习的?【方法引导】同样在氯的学习中我们也要遵循“三步走”原则,即原子结构——性质——用途回忆并回答硅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氯原子结构的探究[题问]请画出17号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讲]氯容易获得一个电子,是典型的非金属,显非金属性(强),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NaCl、MgCl2等,海水中,盐矿里)。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Cl2中显零价,还有-1,+1,+3,+5,+7等价。Cl2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1)学生回忆,板演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根据结构示意图,小组交流、讨论氯可能拥有的性质。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丰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氯气的发现及实验室制备方法[问]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氯?如果没有,人们是怎样制得氯气的呢?[思考与交流]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时间长达三十多年。你从这一史实中得到什么启示?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板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2+4HClMnCl2+Cl2↑+2H2O 阅读教材P82上的科学史话;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自主写出化学方程式。拓展知识,使学生从前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氯的物理性质[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板书]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黄绿色、气体、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强调]易液化的气体一般是气体分子的分子量较大,液态氯又称为液氯。闻气体的方法:学生观察集气(1)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通过观察氯气得出的结论,避免强行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讲]闻气体的时候,不管毒性大小如何,均要正确操作,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或试管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学习正确的问气体的方法;了解氯的物理性质。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氯的化学性质[题问],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写出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板书]2、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产生大量白烟)[讲]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氯气能否跟不活泼金属反应呢?让我们来研究回答这
氯的化学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