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日喀则文化.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川为主,市区平均海拔3836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住人口10万余人,常年流动人口6万余人,市辖10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城市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现市区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日喀则,藏语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同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含意编辑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喀”读音ka(一声,音咔)。日喀则是历史上后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文化编辑日喀则市百姓,一年要过四次年:公历的元旦、农历的春节、西藏的藏历年和后藏的藏历年。生活在年楚河谷的农民,因藏历新年刚好赶上春播,无法过节,固提前一月过藏历年,俗称后藏的藏历年(农民新年),过得最为隆重热闹。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日喀则地区既过藏历12月1日的“农民年”,又过藏历1月1日的藏历年。过年从藏历12月29日开始。按习俗,要举行“古恰”活动,即院内院外彻底打扫干净,屋内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这天特别注重对传说中的水神和灶神居住的厨房进行清扫和装饰。房内多种用具洗得干干净净,摆放整整齐齐。在墙上,用面粉画上八祥图徽,表示人寿粮丰,洋溢出祥和的节日气氛。入夜,先举行驱鬼仪式,然后全家人欢聚一起吃“古突”(古即九,突即面羹,是由面疙瘩、羊肉、萝卜、奶渣、人参果等料做成的)。按规矩,主妇给每人添九次。为了助兴和欢乐,人们还把辣椒、白石子、木炭、白羊毛等包进面团内,并用生面作成日、月、佛家三宝、歪脖子等形状,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着包有辣椒的,表示此人尖刻,白石子表示心肠好,木炭表示心黑,吃着白羊毛的表示性格温和,日、月、佛家三宝表示光明正大,歪脖子表示懒惰等。吃到这些东西都要即席吐出,引得哄堂大笑,妙趣横生。大年三十,佛堂等装饰一新,五谷斗(卓索切玛)装满糌粑、麦粒、人参果等食品,插上麦穗,用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鲁古)供奉在佛堂前,表示吉祥。根据各家经济条件,在佛堂前摆好各种食品。初一早上三、四点钟,要喝青稞煮酒。由家庭主妇将青稞酒、糌粑、奶渣、人参果等拌合的煮酒,送到各人被窝前让人喝,喝了再睡。这一天背水妇女起得很早,认为取开井水吉利。早上开始,一家人还要聚在一起,献“卓索切玛”,互相道贺新年,并吃羊头、灌羊肠、风干羊肉、油炸肉饼、麦粥等藏餐。部分城镇居民也时兴摆上炒菜、好酒,丰富餐桌,调剂口味。这天一般不外出,不干活,不打扫。更不能摔坏东西,尽快玩耍,乐在其中。这天如有“折嘎”(说唱艺人)上门说唱,一定要赏酒物,认为吉利。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互相拜访。人们喜气洋洋,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客人进家门,先敬“切玛”,后敬酥油茶、甜茶、青稞酒。尔后可各据所好,玩藏牌、跳绳等等。有些村子的男女青年唱对歌,跳“堆谐”舞,初三

日喀则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