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患者治疗中的心理护理.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童患者治疗中的心理护理.doc:..儿童患者治疗中的心理护理【【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04-02近年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发生着变化。而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屮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多年的儿科护理工作中发现,儿童的心理护理也不容忽视。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的变化很容易被忽视。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当身休受到不良因索影响时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根据小儿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婴幼儿反应不大,四岁左右的儿童对离开母亲会感到十分不安,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一入院往往会以为被父母抛弃,再加上医院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白色的隔离衣帽,往往会出现对检查治疗等不合作现象。而当今社会,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容易着急,也加重了儿童的心理负担。,有的儿童拒绝住院,对父母让其住院十分不满,对父•母不理不睬,不表示亲近,用不愉快的表情表示抗议。但是他们同时也具有儿童的乐观天性,好玩好新奇,对新事物易于接受和模仿能力强等特点2护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针对家属态度对儿童的影响,我们?予以下护理:,也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心理护理,6-8个月的婴儿能够识别人们不同的表情,凡是发怒的样子,他都知道生气,会表现害怕,,他们需要母亲的爱护拥抱,对于小儿患者人们不能吝啬关爱,•且要热情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关爱。除了语言上表达关心外,还应给予肢体的爱抚,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乳儿从6个月到1周岁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母爱。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焦虑和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药。心理学家认为,人体间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天生的需求,冇人把这种需求称为“皮肤饥饿”。儿童的皮肤饥饿现象,在家庭屮可由父母的搂抱等方式满足。在医院里,护士对他们轻拍、抚摸及搂抱,可使其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变得自然协调,产生如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护士要经常抱抱他,与他逗逗笑,说说话,调节婴幼儿的心理活力,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四岁左右的儿童情绪反应比较大,但注意力较容易引开,护士应经常以讲故事、做游戏来分散其注意力,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以取得信任与配合。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因为他们对事物的反应能力较强,并有竞争性,力争让患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拾玩具等,开展一些竞争性活动,如讲卫生、打针不哭奖励小贴画等,和他们交朋友,,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对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属的心理支持。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孩子生病后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容易忽视,加之來到医院陌生的环境不习惯,无形中造就了孩子们的任性,拒绝配合治疗,这时我们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世界,了解其不配合的原因,与患儿进行

儿童患者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