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循环_图文二、会计循环1、会计循环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环节生成的。会计上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要环节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方法称为会计循环。2、会计确认(熟悉会计确认的概念: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1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2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地评估;3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并能可靠地进行计量。权责发生制构成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3、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计量问题是会计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会计从确认、记录到报告的全过程。会计的计量单位主要以货币为主导计量单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掌握①历史成本,又称为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②重置成本,续使用,对所有者具有使用价值。③可变现净值,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以及估计销售所必需的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④现值,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未来现金流出后的余额,用恰当的折现率予以折现而得到的价值。12⑤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它方法计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4、会计记录,会计确认主要是通过将会计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会计记录,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的过程。掌握会计记录的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5、设置账户,熟悉账户的分类。按照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费用类和损益类。按照账户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账户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划分为左右两方,以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其基本关系是: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对于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6、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一种被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3熟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熟悉试算平衡:试算平衡一般是采用发生额平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余额平衡的方法,要求都是借贷平衡。即: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循环 图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