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仪陇“三乡”文化品牌建设.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试论仪陇“三乡”文化品牌建设试论仪陇“三乡”文化品牌建设[摘要]“三乡”文化是仪陇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当前,仪陇“三乡”文化品牌建设面临着缺乏人文环境和深层次产业项目的发展困境。因此,应从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品牌支撑;打造产业精品,强固品牌质量;加强宣传推介,强塑品牌形象;实施保障措施,强化品牌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三乡”文化品牌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关键词]仪陇;“三乡”文化;品牌建设[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6—0073—02“三乡”文化不仅是仪陇文化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仪陇地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仪陇县委、县政府站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强县的战略高度,把“三乡”文化建设纳入全县重要议事日程。在加速做靓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和谐新仪陇的背景下,底蕴深厚的“三乡”文化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在大旅游格局中做大做强文化品牌,推动仪陇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一、仪陇“三乡”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作为具有1500多年建县史的仪陇,其悠久灿烂的历史孕育了剪纸、篆刻和川北大木偶等众多形式的“三乡”文化。“三乡”文化中的剪纸、书法、篆刻成为仪陇主要的红色旅游艺术品。仪陇雕花剪纸早在晋唐时期就已初具规模。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仪陇剪纸”在民间雕刻、刺绣、窗花艺术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而且名扬海内外。仪陇剪纸既不同于北方剪纸的“天真深厚”,也有别于南方剪纸的“玲珑剔透”,其所独有的朴实自然和“丰满、精巧、秀雅”的民间艺术特色,更成为川北艺术的一朵奇葩。书法、篆刻艺术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仪陇逐渐兴起。随着“仪陇县书法协会”仪陇县篆刻协会、朱德故里金粟业余篆刻学校、金粟少儿篆刻班等一批艺术机构的先后成立,仪陇“三乡”艺术创作队伍日益壮大。迄今为止,已有6000余方作品在国家和省市各种刊物杂志上发表,数百人次的艺术作品在国际国内参展、获奖。除此之外,仪陇还有川北大木偶、“离堆记”和邓石如石刻等一批“三乡”文化艺术精品。作为仪陇民间家传艺术的川北大木偶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其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气派和优美”,在世界上更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罕见的木偶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题书的新政“离堆记”,还依稀可辨;清代誉满江南的著名金石书法家邓石如的石刻至今熠熠生辉;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800米金粟书岩之书法长廊,汇集了全国名家书法精品。“三乡”文化是仪陇的重要精神财富。现在,这些精美的剪纸、书法、篆刻等“三乡”文化艺术作品不仅成为仪陇红色旅游艺术品被各地游客争先收藏,极大地繁荣仪陇旅游市场和助推仪陇经济文化发展,而且它还以其超凡魅力吸引众多文艺机构、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的潜心钻研和创作。同时,历史悠久和灿烂精致的“三乡”文化艺术也为仪陇带来多项荣誉和殊荣。1993年12月,仪陇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995年6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化先进县”和“剪纸、书法、篆刻之乡”;同年10月,又被省政府命名为“文化先进县”。二、仪陇“三乡”文化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同许多民间艺术

试论仪陇“三乡”文化品牌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