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与演唱处理 武汉音乐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与演唱处理
姓名:颜佳玥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张蓉;周耘
20100601
中文摘要本文以《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的七首作品为研究对象,围绕歌陆在易是当今中国乐坛著名的作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有很高的成就。曲创作的风格特色与演唱处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探析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准确地把握作品风格,给予作品更好的诠释,同时对歌曲在教学上的运用也做了一些探讨。全文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阐明了艺术歌曲的含义、特征,以及中国艺术歌曲的界定问题;第二章介绍了陆在易的艺术生平以及创作成就,并通过深入分析曲集中的作品,总结出陆在易艺术歌曲的五个特色;最后一章着重选取鬃品,从演唱的角度逐一分析,并对其在教学上的运用重点加以讨论。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风格特色演唱处理阐释甀瑆琭琣..,琽: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颜佳碉《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与演唱处理》籹籘
言引感含蓄、意蕴深刻,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伴奏的作用突出,与人声占有同等重要艺术歌曲起源于世纪的德国,是声乐创作领域中一种重要体裁样式。在欧洲,它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艺术歌曲有自身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标准。它的内容丰富,歌词都采用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诗作,情的地位。中国艺术歌曲从诞生之时就受到西方的影响,早期的作曲家如青主、赵元任、黄自等纷纷留学于国外,将艺术歌曲这种体裁以及作曲技法带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在中国从兴起到发展再走向今天的繁荣,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一百多年,但在一批又一批作曲家的辛勤耕耘下,拥有了大量脍炙入口的作品,成为现代中国音乐作品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作曲家陆在易继承了世纪以来我国艺术歌曲先驱们的优良传统,既尊重欧洲艺术歌曲的体裁规范,又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感情的表达方式,并多角度地考虑到中国当代普通欣赏人群的审美特点,努力创作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新篇章。陆在易是成就卓著的作曲家,他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感情真挚、意蕴深厚,曾连续三年获得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声乐作品奖。虽然陆在易在艺术歌曲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对于其声乐作品的关注和研究至今仍显得相当薄弱。笔者通过较长时间的积累,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等途径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发现在艺术歌曲的研究文章中,大多是关于国外艺术歌曲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关于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研究文章,绝大部分是从介绍作曲家陆在易以及其作品的角度出发,对他的创作风格进行一般性描述,虽然有些结论颇有见地,但整体而言,研究的内容不够细致和全面,许多方面有待更深入地探讨。例如,本文中所概括的陆在易艺术歌曲特点:雅俗共赏的创作理念、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抒情性与戏剧性交融,虽然在已有文献中有一定涉及,但基本都是对这些特征的概念以及原因进行解释,很少进一步说明作曲家是通过何种方式去实现的。那么,本论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用实例分析说明了作曲家为体现这些创作风格所采用的具体手法与途径,亦即结合声乐演唱实践的二度创作层面来阐释上述问题。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对陆在易声乐作品在演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颜佳明《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与演唱处理》
唱艺术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声乐教学上的运用研究显得缺乏。本文的研究角度在于将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与演唱方法相结合,探讨怎样在演唱中把握作品的风格特色,并将这些研究结果运用于声乐教学中。笔者认为,中国学生在美声唱法学习中,理应重视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而陆在易艺术歌曲的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与教材内容。有鉴于此,笔者选择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作品为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期望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重点聚焦于陆在易声乐作品的风格特色与演唱处理,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演唱实践,展开尽可能深入的研究,力求为我国美声唱法的演唱与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颜佳明《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与演唱处理》
第一章关于艺术歌曲的概念第一节艺术歌曲的概念界定与主要特征艺术歌曲一词在西方大约年以前已经出现。它起源于世纪的德国,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十分重要的音乐体裁。大家很熟悉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德奥作曲家都写过大量的此类歌曲。作为一种将文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音乐形式,艺术歌曲历经了多个音乐风格时期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精品。关于艺术歌曲的概念界定,我们在现今常用音乐工具书中不难找到。《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关于艺术歌曲这样定义:“世纪末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一回黄腾鹏编著的《西方音乐史》中这样表述:“艺术歌曲是十九世纪初由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而产生的浪漫主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与演唱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