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黄疸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也是争议最多的问题。尽管绝大多数新生儿黄疸的预后良好,但因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处理不当可造成永久的后遗症,因此应引起临床充分的重视。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的降解,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氧化成胆绿素Ⅸa,然后再迅速被胆绿素还原酶还原成胆红素Ⅸa,同时产生等量的CO,CO和循环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因此测定呼出气中CO和循环中COHb有助于评估胆红素的产生速率和预测胆红素的潜在毒性。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如下:—新生儿的红细胞容量较多,寿命较短,仅为成人的2/3,因此新生儿每天产生胆红素为成人的2倍。—还有25%的胆红素来自于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如肌红蛋白、肝内游离血红素)和尚未成熟就在造血器官中破坏的红细胞,新生儿这两部分的来源出较多。,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结合胆红素,这需要葡萄糖醛酸移酶(UDPGT)的作用,初生时UDPGT的活性不足成人的10%,因此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出生后UDPGT活性迅速增加,至6~14周达到成人水平。—新生儿肝脏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比年长儿差。—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素原和尿胆素排出体外。5.“肠肝循环”特点新生儿肠壁有较多的B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未结合胆红素又被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加重肝脏的胆红素负荷。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概括起来,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为肝脏胆红素负荷大和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之为“生理性黄疸”二、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黄疸多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第4~6天高峰,血清总胆红素(TSB)(),(15mg/dl),结合胆红素不超过25umol/L(),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在3~4周消退,这是来自欧美国家的资料。
新生儿黄疸知识分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