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中长跑训练措施及对策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中长跑无氧代谢训练特点
【论文摘要】青少年运动员中长跑应以“短”促“长”,“短”“长”相结合,这是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突出特点。只注重跑量与注重持续跑的距离训练方法,既不符合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也违背现代中长跑的训练理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代中长跑比赛实践中无氧功能的比例越来越大,激烈的比赛实践对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文章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青少年的动I练特点,并对其训练的方法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中长跑是我国田径运动在奥运会上拿金牌夺分的重点项目,是我国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重中之重的项目。所以,研究这一项目青少年的训练特点,对于培养我奥运后备人才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青少年中长跑多年训练的重要性
—15岁开始专项训练,经过8~10年达到。研究表明,近2o年当中,奥运会中长跑前6名的平均年龄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人体的各种机能能力的提高不是同步发展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例如,与神经系统关系比较密切的是速度与运动协调性,必须在15~16岁以前重点发展与培养。而耐力素质,尤其是无氧耐力水平发展的高峰在25岁左右。这就客观地要求中长跑训练必须是多年系统的、有计划的、科学的。所以,从青少年抓起,正确地进行中长跑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二、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特点
青少年的中长跑训练应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青少年肌肉的发育尚不完全、肌纤维较细、含水份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多,与成人相比,肌肉的横断面积较小、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也少。因此,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耐力不如成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也比成人差,容易疲劳。
在亚极量有氧练习时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是肌糖元和肝糖元的消耗。当激烈运动时,ATP、CP被大量消耗时,肌糖元便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乳酸参与供能,并在供能过程中产生乳酸堆积在肌肉中,随着运动时间加长,肌糖元也被大量消耗,运动能力下降,从而极易产生运动疲劳。肌肉中的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浓度可增加约3o倍,形成乳酸堆积,而使肌肉渗透压增加,增加了肌肉中含水量,使肌肉变得僵硬,弹性伸展性大为下降,使肌肉力量减少。应以
“短”促“长”,“短”“长”结合,这是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突出特点。现在中长跑比赛实践中无氧功能的比例越来越大,激烈的比赛实践对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青少年的中长跑训练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心肺呼吸循环功能、支撑运动器官的快速力量耐力、跑的技术与战术。
:一般人的心输出量为20~25升/分,但是运动员的肺通气量可以达到140~160升/分。这就是说,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肺器官必须专门地训练,专门地塑造。为此,训练中必须采用心率在104~150次/分强度的越野跑,持续时间不能低于15~30分钟。
:重视中长跑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训练,是现代中长跑训练的突出特点。青少年不
关于青少年中长跑训练措施及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