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山奇松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黄山奇松说课稿《黄山奇松》说课稿焦元中心校赵瑞华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黄山奇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读通,扫除障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发挥充分的想象。2、教学目标:结合本文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课标对本学断的要求,我将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教学重点:品读三大名松的句子,体会黄山松的奇美。4、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美文的特点,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读占鳌头”、“品读感悟”、“情感熏陶”等语文学科个性。力求体现“以读书为主线,强调读中感悟,提倡活记乐背,注重迁移运用”这一指导思想。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品一品、悟一悟”等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重了引导。2、说学法学生能解决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以读感悟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三、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黄山奇松》。(学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黄山后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的千古名句,(大屏幕出示)谁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说自己的理解)2、它又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分别是__、__、__、__。(大屏幕出示“四绝”图片)而人们对“四绝”中的___情有独钟呢?(板书:情有独钟。)【设计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便于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3、提出目标:人们为什么对它情有独钟呢?这节课,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欣赏黄山松、感受黄山松,看看黄山奇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因为有上一环节

黄山奇松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