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摘要:刘铭传,晚清名臣之一,首任台湾巡抚。他为推动台湾的近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刘铭传的一系列改革,台湾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项近代化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台湾近代化发生的原因,刘铭传促进台湾近代化的主要成就作简要的论述及分析。关键词:刘铭传;台湾;近代化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肥西人①。1884年奉旨赴台湾督办军务,抗击法国侵略者,1885年10月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1891年6月因病离开台湾。在其长达七年的抚台生涯中,刘铭传在台湾“大兴新政,筑铁路,通航运,办清赋,辟山林,建学堂,讨军事,开矿产,振工商,计日度月次第实行,将置台湾于富强之域”②为台湾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人赞叹道:“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矣。”③刘铭传治台时间虽不太长,但却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也因此被誉为“台湾近代化的先驱者”、“台湾近代化之父”。台湾,位于中国东南部,四面环海,。它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是我国东南七省的门户。所以,台湾自明朝以来就成为外敌觊觎之地。1621年,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进据台湾,作为抗清基地。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1府(台湾府)3县(凤山、诸罗和台湾),隶属福建省。1723年,清政府将幅员辽阔、不易治理的诸罗县划出一部分,另设彰化县和淡水厅,后又以澎湖列岛地处交通要道,将其从台湾县划出,增设澎湖厅;以噶玛兰地方垦地推广,人口增多,另设噶玛兰厅。1府4县3厅的格局基本形成。台湾虽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由于“孤悬海外”,远隔重洋,所以一直也没有引起清政府的重视,这是导致台湾海防空虚、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19世纪70年代,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台湾又成为他们侵华的重要目标。1874年5月,日本借口船民被害,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军3000人自台湾登陆,同年10月,中日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对日本赔款50万两。在日本侵台后,清政府开始认识到台湾的重要性,加强台湾的海防,加快台湾的建设随之提上日程。1874年沈葆桢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处理台湾的相关事宜,台湾的近代化开始起步。1883年底,法国发动了中法战争,并把夺取台湾作为其最大的侵略目标。中国军民在刘铭传的领导下英勇抵抗,最终法国占领台湾的想法没有得逞。此次,中法战争的爆发,使清政府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台湾的重要性。2战争结束后,1885年10月清政府颁布台湾建省的上谕:“台湾为东南门户,关系重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事,着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抚详细筹仪,奏明办理。”④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首任巡抚。此后,在刘铭传的领导下,台湾加快了近代化建设的步伐。台湾的近代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874—1885)是台湾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在沈葆桢的主持下进行的。1874年,沈葆桢赴台任钦差大臣,他随即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1875年1月,沈葆桢奏请废除严禁大陆人民渡海到台湾汉民私人的“番界”的旧例,从而使大陆人民得以向台湾迁徙,同时台湾的汉族居民与原住民得以自由来往。第二,台湾的汉族居民主居住在西部

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