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讲义
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在历年的考试中,主要出现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以及判断题这些客观题题型中,但作为基础知识也会在计算题、综合题中出现。每年的试卷中本章内容所占的分值约在10分左右。本章重点是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及固定资产处置等会计处理。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分析题
综合题
合计
2007年
1分
-
1分
-
-
2分
2006年
1分
2分
2分
-
15分
20分
2005年
1分
2分
-
10分
-
13分
本章主要考点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折旧的计算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提示】
“单位价值较高”这一条件,但实务中企业仍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将单位价值在一定金额以上的项目计入固定资产。
,此处的“出租”仅指机器设备的出租。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
,它们的使用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或者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对于这些设备,企业应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
,可以分别按单项确认固定资产。
、备件和维修设备一般作为存货核算,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例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就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例题1】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的,应当将各组成部分分别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006年考题)
【答疑编号1203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解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固定资产取得方式主要包括外购、自行建造。融资租入等。取得的方式不同,初始计量方法也各不相同。
(一) 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
①买价;
②相关税金:包括增值税、进口关税等;
③相关费用:包括运杂费、安装成本、场地整理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提示】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方向,是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对于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否允许抵扣。这项改革目前在东北地区推行,但其他地区尚未展开。按照大纲的规定,考试大纲不涉及此改革内容。因此,做题时凡是涉及购进固定资产的,其增值税额仍然要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在考题中,一般会采取某些方法予以回避,比如,前几年的考题中就出现了“华东地区的企业”或“北京地区的企业”等。
外购固定资产分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
【例3—1】2007年3月12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就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8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6 00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5 000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答疑编号12030102:针对该题提问】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941 000
贷:银行存款 941 000
【例3—2】2007年2月13日,乙公司购
第3章 讲义(DOC 29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