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筝教学基本原则刍议.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筝教学基本原则刍议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内容摘要:古筝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并按照一定的教学方法进行的规范化教学系统,遵循古筝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古筝教学规范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古筝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情感性原则、技术与文化相统一的原则、教育性原则四个方面对古筝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筝教学科学性情感性技术与文化教育性

所谓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是人类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①这种阐释对音乐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古筝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创造力和表演能力的艺术教育活动,它是以训练古筝演奏技术为教学内容的特殊音乐教育活动。由于古筝的教与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便形成了它特有的教学特征。长期的古筝教学实践证明:古筝教学必须建立一个符合古筝演奏特点及培养目标的规范化教学系统,作为音乐教育中一部分的古筝教育同样遵循着一定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就是人们依照古筝的演奏特点,经过长期的实践提炼出来的,对古筝演奏技法的教学经验的总结。例如,古筝演奏中肩部、上臂、肘、前臂、手腕、手指等方面的演奏规范。科学性原则也体现了音乐艺术的特征。“音乐艺术的构建既是物质的一种有序运动,又是人类社会的心灵折光。这两方面都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和真理。所以,音乐本身是具有科学性的。而作为以音乐为内容的教学活动,其科学性就更为突出了。”②古筝教学是一种技能性的艺术教学活动,其科学性也尤为突出。
教学方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古筝学以及将来在古筝演奏方面的发展。科学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那么,对古筝学习者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其喜欢古筝并主动学习古筝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古筝教学实践提出几点个人见解。
第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指导的教学原则。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是一种负担。”③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事实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其主动学习古筝的积极性便会提高,这时学习者会伴随着一种积极、自发的注意倾向,而这种注意倾向所体现出来的热情将会鼓舞着学习者愉快地学习。因此,在古筝教学中应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作为重要任务。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要注意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人条件,正确地选择好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学习者的学琴兴趣,在初学阶段,古筝学习者可能会对纯技术的枯燥乏味的练习曲感到厌烦,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进度选择一些旋律优美、简单易学的小曲作为教学内容,这种把技巧性融入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短小精悍的乐曲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琴兴趣和热情。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艺术实践增加学生的学琴兴趣。如采用小型音乐会、音乐观摩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时教师的教学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让学习者在演出中体验成功,为今后奏出

古筝教学基本原则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