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汕头市广澳学校林梁峰使至塞上王维作者档案王维(701年-761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其诗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擅长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曾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王维教师范读,学生标平仄明确平仄:“—”表示平声字;“|”表示仄声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国”“直”属古入声字,属仄声字)——││—│││—————││—││——││——│——││————││—││——思考:这首诗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的?1、诗中哪个词交代了诗人出使的目的?品析寻情“问边”写作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犒赏三军,察访军情,并留作军队判官。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主要写出塞时所看到的沿途景色。2、诗人是如何去“问边”的呢?“单车”出行,轻车简从。3、身为皇帝任命的特派人员,王维怎么连一点排场都没有,只是“单车”出行呢?从首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他被排挤出了朝廷。孤独落寞,抑郁不得志,苦闷。4、如何理解颔联中的“征蓬”“归雁”这两个意象?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山高路远。诗人以“蓬”、“雁”自比,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5、诗人在尾联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崔希逸率大军战胜吐蕃,就像大将窦宪大败匈奴一样,这是一种胜利的自豪喜悦感,也是对戍边将士的崇敬之情。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大将窦宪率兵大败匈奴,一直追到燕然山,刻石记功,纪汉威德而还。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的附属小国小勃律(即今克什米尔北部)。737年春,节度使崔希逸率大军战胜吐蕃军。
使至塞上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