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面教育”的方法运用.doc:..德育案例浅谈“正面教育”[摘要]技校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直接、粗暴的批评教育,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同时也易强化学生的逆反心理,起反作用。教育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为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慎重选择。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应提倡正面教育。正面教育就是在珍惜孩子自尊心和上进心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确的向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关键词]正面教育方法运用[正文]校园里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于晕轮效应的故事,内容不同,意思却是一致的:两个学生虽然犯着同样的错误,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对于某些老师而言,平时一贯表现良好的同学(即所谓优生),偶尔犯错只是微不足道的瑕疵,而被自动遮掩掉,而表现不好的同学(即所谓的后进生),由于潜藏的心理厌恶感,一个小错误也可能被无限的放大,稍犯错误便挨批评。后进学生,不管是思想上的后进还是行为上的后进,都是相对的,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努力而转变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通过在周围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常受到表扬,他会不断树立自信心,自尊心也会同时变得更强,从而会对自己有更高要求去努力上进,完善自我。就像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所揭示的一样“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二尊重信任是打开后进学生心灵窗户的金钥匙,要尊重信任后进学生,要相信他们的赶队能力,和他们做朋友,帮助他们分析后进的原因。对他们的“闪光点T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不足和错误要及时的帮助和批评。人总是希望被表扬,被肯定的,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天性就是坏的学生,我尝试用“正面教育”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得到了一些效果。【案例】田是一个聪明的女同学,自尊心强,有集体观念。但是她的行为习惯很不好,纪律极其散漫:考勤方面,迟到现象严重,请假频繁;上课表现,精力不集中,偶尔看课外书籍。平时衣着也有违学校规章制度。从她的内心来说,是很希望体现自我价值,得到其他同学的肯定。竞选过班委,但由于在班级威信不高,未能如愿,曾一度消沉。【分析】她出生于农村非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实际相处时间不多,其抚养教育义务,主要由爷爷奶奶承担。隔代抚养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观念的不同。老人喜欢用他们那个年代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比如“不打不骂不成材”就是他们的一句口头禅,觉得表扬往往会起反作用。田曾经跟我讲过,不喜欢呆在家里,因为老被长辈“看不顺眼”,双方无法沟通,结果不欢而散。家长的不理解,以及一味的指责,让学生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生活中反映在对于权威的藐视,对于纪律的藐视,行为上的不羁与散漫。如果放任该生自由散漫下去,不仅仅毁了她自己的前程,更关系到一个班风班纪问题。我意识到严重性,但对于这样的孩子,到底应该用什么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他走上正路,有更好的发展呢?【措施方法】现在普遍采用的教育方式,无非是正面教育,或者反面教育。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作为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我是深表理解。有时候激将法的确可以唤醒他们,曾经有个这样极端的例子:对于一位乱涂漫画的淘气男同学,老师让他当面自扇几巴掌以作惩戒。这个事件对于学生触动很大。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淘气了,但小
浅谈“正面教育”的方法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