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题复习指导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语言表达题,时代感和实用性越来越强。不少题目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检测。这些考题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漫画是具有较强幽默感和讽刺效果的绘画,它具有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生动的特点,一般通过夸张、比拟、通过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象征等手法,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正因为此,漫画也就成为近两年高考语文语言表达题重要的素材。近几年的高考,许多省份都出现了这种“漫画型”语言表达题。““漫画型漫画型””语言表达题的命题方式一般是语言表达题的命题方式一般是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回答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问题。解答这类型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把漫画的每一要素跟整体联系起一、要把漫画的每一要素跟整体联系起来。来。漫画这种艺术手法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一幅漫画,往往是由各要素(如:画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画中的文字、符号,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整合而成,它的每一要素都是和漫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各个要素和整体联系起来,做认真地分析,才能明确漫画的意蕴。 二、要注重漫画中的文字部分。漫 二、要注重漫画中的文字部分。漫画中的文字包括标题和画注,这些文字画中的文字包括标题和画注,这些文字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漫画标题是漫画的灵魂,它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思想。画注,即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这些文字一定要认真对待,它往往会决定思考的正确与否。要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文字和漫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三、要联系生活实际。三、要联系生活实际。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漫画型漫画型”语言表达题的命题一般从描述画面、概括主题描述画面、概括主题或寓意、拟加标题或寓意、拟加标题等几个角度入手,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几种题型的解答技巧1、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象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即可。2、概括主题或寓意概括主题或寓意,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或寓意。要注意的是,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 仔细观察下边第一幅漫画,按要求作答。第一幅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画面的主体是一棵大树,大树的浓阴下有两棵小树。大树是 画面的主体是一棵大树,大树的浓阴下有两棵小树。大树是““实实””的,的,但它只是主体,并非主题或寓意。它的象征义是但它只是主体,并非主题或寓意。它的象征义是““虚虚””的,即溺爱,才是的,即溺爱,才是真正的主题。细心的考生只要留意到大树树冠的形状像个倒置的真正的主题。细心的考生只要留意到大树树冠的形状像个倒置的““心心””形,形,注意到小树的矮小、弯曲,是不难得出答案的。此题的主题或寓意可概注意到小树的矮小、弯曲,是不难得出答案的。此题的主题或寓意可概括为:括为:““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33、拟加标题、拟加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灵魂,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题,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除以上几种题型外,还可能出现一些创新题型,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就将拟写公益广告语与漫画结合在一起。但不管题型怎样变化,解题都离不开漫画的特点。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按照题目的要求和角度作答。
漫画题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