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主讲吴晓斌第一章环境管理概述第一节环境管理一、环境管理的概念、分类概念:环境管理——是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发展经济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允许极限的一切措施的总称。核心问题——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质——是影响人的行为,以求维护环境质量。分类:*按管理的范围进行分类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管理*按管理的性质进行分类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二、环境管理的手段和特点手段: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特点:综合性地域性群众性自适应性自适应性——就是环境管理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再生能力自净能力生物相克三、协调发展论*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也能够协调发展因为:经济与环境既有相互对立、制约的一面,又有相互依赖、统一的一面。环境——是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制约条件。经济的发展——可能影响和损害环境质量,但是技术的进步、经济实力的增长又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技术和物质、资金保证。*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必须对“经济——环境”系统进行调控,使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经济——环境”关系示意图*调控系统的原则资源的开发强度不应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开发强度/环境承受能力≥1;必须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环境”系统;增加环保投资;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太阳经济再生产过程环境(自然再生产)回收废物资源、能源四、:早期限制时期 20世纪初以前第二阶段:治理时期从20世纪初至60年代进入了公害发展与泛滥时期主要对策是投入一切可能的技术和财力进行污染治理。特点:治理为主第三阶段:综合防治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从“先污染后治理”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转变这一时期,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环境破坏和污染也在发展,但是,由于采了了综合、系统治理的办法,污染的发展势头有所抑制。第四阶段:全面环境管理时期以往的环境管理,重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上,即控制污染源,而对于整个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却缺乏全面管理。这一时期,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把环境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速成整体规划中去。:治理为中心 1981年前重点对工业“三废”和噪声的控制、管理第二阶段:强化环境管理 1982-19891983年,全国第二次环保大会,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的环保总政策,由过去单纯治理污染转变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上来。第三阶段:协调发展论指导环境管理 1990年以来。第二节环境管理体制、制度一、、省、市、县、乡五级组成。、、林、水等部门的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管理体制的类型——分散管理型——集中管理型——分散管理与统一监督相结合型二、、、法律、规定、标准的实施情况;监督环保规划、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有关单位的环境保护状况等。三、.“三同时”、环境权公民和法人对环境所享有的权益,以及为保护自己对环境的权益所享有的其它一些紧密相关的权利。国家有责任保护环境和公民、法人的环境权。
环境规划与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