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操作要点▲选择合适的种球及种植计划▲开始种植前有效处理种球▲采用适宜的生长环境进行切花种植▲培植过程中预防问题的发生 选择正确的材料和适宜的栽种计划非常重要洋水仙的种球通常是单个的圆形球体,上面有单个或多个小球附着,即广为人知的双鼻球。当种球足够大的时候,圆形球体会长出一个花枝。一般的规律是,圆形球包括双鼻球总会产花,小球是否产花取决于它们的大小,以及在什么时候使它们开花。种球的尺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裁培的种类,它们的周长从10/12到18厘米以上不等, 当用来作早期开花的培植时,种球的产花量少,而且重量轻。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前预定良好的种球是很重要的(最好提前六个月以上),以便供应商为预定的开花期对种球进行正确的温度处理。可以预订未进行冷周期处理过的种球,它们需要得到完整的冷周期处理,或者预定在9℃进行了4到10周预冷处理的种球。在后一种情况下,预冷处理的时间可以从所需的冷处理周期中减去。洋水仙的促成培植基本上是在每年的12月到3月间,,尤其是2月更加重要。根据预定开花期同步进行温度处理在每年七月将种球挖出后,所有的种球一般都需得到一个热处理阶段。用于早开花的种球需挖出的更早,有时候可能还需要特别的热处理。对于很多洋水仙来说,在收获种球时,它们的花芽分化己经完成。这祥,冷周期处理就可以开始了。也可以在秋天将种球种植在室外或者温室中,让种球经历自然的冷处理。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将种球种植在箱子或者托盘中,然后储存在生根室中。预定的开花期决定了何时开始进行冷周期处理(开花期早的早开始,开花期晩的就晩开始)。当冷处理结束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促成栽培了。对于早期的促成栽培,种球在栽种前就已经经过一个干预冷处理阶段,这意味着种球已经在发货前接受了部分冷周期的处理。部分多花类(Tazetta)洋水仙不需要任何冷处理阶段(在本手册中就不介绍了)。收货后的处理种球通常都是在它们可以种植的时候发货的。同时在低温下把种球种植后冷处理就开始了。不建议把种球长时间的放在包装箱里或者潮湿的地方。如果不能够立即栽种,必须将它们存放到一个干燥的地方,温度为17到20℃左右,并且要有良好的空气流动。若种球己经被预冷处理过或者直接进行冷处理,最好从9摄氏度左右开始。若存储的环境过于潮湿,种球就会过早的生根并可能感染上青霉菌和灰霉菌。温度过高的环境和潮湿的环境一样,种球也会被镰刀菌感染造成种球腐烂。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您的供应商。箱式促成栽培放置在苗床上或生根室中生根及提供室外冷处理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将洋水仙的种球种植在大的或小的箱子中,并将它们放置在室外的挖好苗床中,并用那里的土壤覆盖,所使用土壤必须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这些用木板条做底的箱子可以确保大部分的根在箱子内。这些种球一个挨着一个地种植,上面覆盖6-7厘米厚的土壤,然后再覆盖着一层3-5厘米厚的沙子。这会导致一个足够长的“领圈”(在嫩芽从种球生出来的位置,由外层的叶片形成的相当狭窄的叶鞘,它们围绕着其他的叶片和花茎)。这些箱子或者托盘必须为8到12厘米深。要使用覆盖(如:每平方米8到l2公斤的稻草)来预防霜降的损害是必须的,并且使冰冻的季节可以将种球移入温室成为可能。当土壤温度跌至8到12℃就可以栽种这些种球了。若在较高的温度下栽种就会增加感染镰刀菌的风险,引起种球的腐烂。在荷兰,种球促成栽培通常都是在1x1米,。用拖拉机将箱子从苗床中拉出,再用铲车将箱子放到温室中的架子或托盘上。经过冷处理阶段后,生根的洋水仙通常会有5到l2厘米的嫩芽,可以移入温室了。若在早春的时候,洋水仙的种球仍旧在室外的苗床上,它们的根芽就会长的过长,所以要在这些情况发生以先就挪走稻草垫。一旦霜冻的风险过去,这些箱子就可以从苗床中移出来了,那时嫩芽上方和之间覆盖着的土壤层也可以被移除。在生根室中进行生根和冷处理使用这个方法时,常常使用盆栽土将洋水仙种球种植在箱子里,将箱子迭放在生根室中生根。在荷兰,常常使用木质的箱子,尺寸为1x1米,,在箱子上方有10厘米突起的腿。也经常使用40x60厘米的塑料箱子,会带有18厘米长的腿。这些箱子的底部有一些开口,是为了防止根系的长出。这些种球可以一个挨着一个的栽种以使每平方米栽种的数量达到最大。对于洋水仙来说,盆栽用土必须是新鲜的,而且不要太细,PH值介于5到7之间。这些种球要裁种距土层上方6到7厘米处,然后覆盖几厘米厚的沙子:沙子的厚度要达到浇水时刚刚看到种球的突起部分。在生根室中嫩芽的生长必须在黑暗中进行,以确保在花朵以下的领圈部分足够长。如果看起来嫩芽太长了,可将箱子放到温室中保持低温(5到l2℃)。如果领圈还太短,则需要用黑色的塑料膜进行覆盖。栽种在箱子里的洋水仙种球放置在生根室中不需要通风,但是空气流动对保持整个房间温度的一致是有好处
切花洋水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