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它们琅琅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但是,由于古诗词讲究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再加上中学生古文化素养差,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当时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陌生,给中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多媒体的运用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运用得当可以使古诗词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创设诗境,感知意境美古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古诗词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才能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就找到最佳切入点。如制作《观沧海》多媒体投影图画,在图画中,茫茫大海辽阔无边、汹涌澎湃,配以登山远眺,雄心勃勃的诗人,强烈的海风吹拂着他的战袍和须发,使人身临其境,领悟到曹操海涵天下的博大胸怀和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 ,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温庭筠的《望江南》,这是一首闺怨词,因爱人远行而身处闺中的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及其失望、怅惘、孤独落寞之情,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乐曲《月满西楼》,那舒缓轻悠、凄婉哀绝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仿佛看到主人公失望与希望交替的过程,在失而复得中创造出含蓄蕴藉的意境。二、音画朗读,体会情韵美古代诗歌最适合吟唱,形象直观的映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如在指导朗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我先播放韵律悦耳的flash朗读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景朗读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朗读的基调是凄凉萧条,语调低沉委婉一些,语速要缓慢一些。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琅琅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接着播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同学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一种意境,走近了诗人,走进了作品,又帮助学生很快地记住了诗句。三、品析诗句,体味语言美古诗词遣词用句非常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现代多媒体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