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6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在眩晕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门诊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的眩晕病例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强力定眩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自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不仅可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予以应用于推广。【关键词】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疗效在临床中眩晕属于内科常见的症状,见于疾病种类较多;临床表现为自觉晕旋感,轻度表现站立不稳但无旋转感,闭目则可消除,而严重者则感觉周围环境与自身旋转,犹如坐舟车般,站立不能。眩晕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病因较为复杂,如高血压、颈椎病、贫血、脑动脉硬化等均可导致眩晕症状。眩晕在祖国医学中最早见于《黄帝内径》,称“眩冒”,眩所指的是眼花或者是眼前发黑,而晕则是头晕或者感觉外界景物或者自身在旋转,二者同时发生,因此统称为眩晕;对于眩晕的发病原因,历代医学的论点颇多,有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有的认为“髓海不足”,还有认为“上气不足”等[1]。笔者为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对眩晕的治疗效果,选取6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较好结果,现报告如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年,其中高血压11例,颈椎病12例,其他7例;观察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岁,病程4个月~,平均病程(±)年,其中高血压9例,颈椎病11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与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分组研究意义(p>)。《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眩晕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包括头痛、眩晕、胸闷、昏蒙、呕吐恶心、舌苔白腻、心悸、失眠、脉弦滑、眼球震颤、面色苍白、耳鸣耳聋等症状。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神经病学》,同时对患者进行颅脑CT、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神经病学》中的标准者[3],纳入无相关药物过敏史,临床病例完整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为周围性眩晕者,如良性发作性位置眩晕、前庭神经炎以及梅尼埃病等,排除不能配合治疗,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排除因眼源性疾病导致的眩晕者。本次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强力定眩胶囊,一次四粒,一日三次,口服;观察组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进行治疗,其中药用组成分别为:白术、半夏、天麻(15g),生姜、茯苓、橘红、石菖蒲(10g);对于临床症状表现为耳鸣者可加用10g夏枯草、对于有呕吐症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