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汉语“所”字学年论文.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所”字是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较为复杂的指示性代词,作为虚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通常情况下用在动词、介词或是短语之前,组成“所字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关键字:所字结构结构类型所字用法《说文解字》说:“所,伐木声也;从斤戶声。”“所”字当“伐木声”讲,到了后世基本上很少见到,它的其它用法也极其复杂,概括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用来作处所名词,当“地方、场所”讲,这一用法在古文中见到的很少,尤其到了先秦以后,更是显得稀少。二是,它被用作连词、数词等,这部分的用法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很小。三是,随着语言内部的发展,它再也不能单独地作句子成分,再也不具有特定的含义,而是与其它词语结合成一个语法单位,共同表示一个名物性的意思,[1]从而构成固定的“所”字结构,共同充当句子成分。这一用法极其复杂,在古文中占据很大比例。尤其,关于这一结构中的“所”字的词性的认定,争议也很大,至今难以统一。关于“所”字词性,历来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是代词;第二种,认为是助词,或助词兼有指代作用。“所”字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要和跟在后面的动词和介词或其它词结合,从而构成“所”字结构,才能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此时,它具有名词的功能,从而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因此,此时的“所”字主要起着结构作用,应当把它看作“结构助词”,而不是“代词”“所+动”结构,是“所”字结构中的最基本的类型,由此,引申出“所”字结构的其它一些类型。比如:所+动+宾、所+动(宾)+者、所+动+之+名、代+所+动(宾)、名+(之)+所+动(宾)等等。一、“所”字与其后的动词,构成“[所+动]”结构,这是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这也是大家所公认的结论。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例如:(1)故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乡,所命北面。《礼记·祭统》(2)病而乞盟,所丧多矣。《左传·僖公九年》二、动词后带有一般的宾语,构成[所·动·宾]结构,比较常见,例如:(1)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尚书·武成》(2)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由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例子的“所”字结构的格式是“[所+动词+名词]”,这里的“所”字先和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后面再接名词性结构,则这时的“所”字结构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用来修辞后面的名词。这一格式可与“所”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所+动词]”,来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所”字结构虽然具有名词性,但是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究竟指代的对象是何人、何物、何事,就无从确定,[3]因此,“所+动词”后面再带上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所指代的对象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不易产生歧义。如:“所过名山大川”,它是由“所”字结构“所过”,其后再加上名词性短语“名山大川”,其中“所过”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它后面带上中心语“名山大川”,使得“所过”所指的对象更加明确化、单一化、具体化,不会让人感觉到含糊不清。如果“所过”的后面不加上“名山大川”,而单用“所过”的话,则“所过”所指的内容则极其广泛,可能是“名山大川”,也可能是其它的地方,因而,极易产生歧义。三、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后面,常加上“者”字,构成[所

古代汉语“所”字学年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