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咏荆轲++陶渊明.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燕丹:燕国太子,名丹。姓与国同,是战国时燕王喜之子。士:门客。报:报复,报仇。强赢(yíng营):强秦。赢指秦王赢政,即后来统一六国始称皇帝的秦始皇。(2)百夫良:百里挑一的勇士。荆卿:即荆轲。卿,犹“子”,是燕人对他的尊称。(3)死知己:为知己而死。燕京:燕国的都城,今北京地区。(4)素骥:白色骏马。《战国策?燕策三》:“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色是丧服色,白衣冠以示同秦王决一死,以壮荆轲之行。此处用“索骥”,就表达这层意思。广陌:大路。慷慨:情绪激昂。(5)雄发上指冠:怒发直指,冲起高高的帽子。雄发,怒发。冠:帽子。《战国策?燕策三》:“复为羽声慷慨,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缨(yīng英):系帽子的丝带。(6)饮饯:饮酒送别。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7)渐离:高渐离,燕?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位,旁若无人者。”这里是指送别的击筑。筑(zhú竹):古击弦乐器,形似筝。宋意:当为燕太子丹所养之士。《淮南子?泰族训》:“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8)萧萧:风声。淡淡:水波摇动的样子。《战国策?燕策三》载荆柯临行时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陶诗此二句即从《易水歌》第一句变化而来。(9)商音:古代乐调分为宫、商、角、徵(zhī止)、羽五个音阶,商音调凄凉。奏羽:演奏羽调。羽调悲壮激越。《战国策?燕策三》:“至易水上,既祖(饯送),取道。高渐离击筑,荆何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羽声慷慨,士皆膜目,发尽上指冠。”(10)且:将。名:指不畏强暴、勇于赴死的英名。(11)登车何时顾:《战国策?燕策三》:“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谓决心己定,义无反顾。飞盖:车子如飞般疾驰。盖:车盖,代指车。(12)凌厉:意气昂扬,奋起直前的样子。逶迤(weīyí威移):路途弯曲延续不绝的样子。(13)图穷:地图展开至尽头。《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事自至:行刺之事自然发生。豪主:豪强的君主,指秦王。怔营:惊恐、惊慌失措的样子。《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以匕首刺秦王,王惊而拔剑,“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14)剑术疏:剑术不精。《史记?刺客列传》载:秦王以佩剑断荆轲左股,荆轲坐地“引七首以擿(zhì掷)秦王,不中,中铜柱。”结果荆轲被杀,行刺失败。同上传载:“鲁勾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奇功:指刺秦王之功。遂:竟。(15)其人:指荆轲。没:死。余情:不尽的豪情。燕太子丹喜欢供养门客,用意在向秦王报仇。燕太子丹招募勇士,年深日久得到了荆轲。荆柯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手持宝剑离开燕京去为燕太子丹报仇。白马在大道上长啸,燕太子丹等人慷慨送行。荆柯怒发冲冠、猛气动缨。在易水上饮酒送别,周围坐的都是英豪。高渐离击筑,宋意高歌。悲风萧萧,寒波澹澹。筑奏商调人们都为之流涕,奏羽调人们则慷慨震惊。心中知道此去必死,但可传名于后世。荆轲登车飞驰

咏荆轲++陶渊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futaobao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