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小微冲击波:从蓝海变成红海城商行小微冲击波:从蓝海变成红海小微金融服务市场俨然已从蓝海变成红海政策倾斜、金融脱媒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得具备贷款溢价优势的小微信贷市场迅速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从城商行上半年发展的趋势来看,小微金融竞争的局面与此前中国金融网的预期相一致。在所有的金融业务中,小微金融是受利率市场化冲击最小的领域。因此,要确保业务收入的稳定持续,以更大精力投入小微金融,是银行的自然选择。正如中国金融网此前分析的那样,随着我国金融银行业发展的深入,传统发展规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开始涉足小微金融领域。在这领域中,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迅速的进入让在小微领域耕耘多年的城商行们倍感压力,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强大“入侵者”。招商银行将“两小业务”提高到战略层面,试图借助其零售的优势,用做零售的方式冲入小微市场。而中信银行也明确把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引擎,扶持小微企业成长。不久前,浦发银行又将中小和小微企业业务作为其发力突破的五大战略之一。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建设银行以及邮储银行同样在小微金融业务上起步较早,着力甚多。而凭借网点以及信贷资源优势,国有大行的攻势会更为凶猛。而且由于国有大行的规模优势,其在小微金融信贷的投入上绝对占优。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而中、农、工建四大行的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量去年刚好破4万亿元,、5998亿元、、,%、%、%、%。银监会主席尚福林7月15日表示,截至2013年5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6万亿元,%,,%。毫无疑问,大中型银行对小微业务的进军,让布局更早的城商行压力倍增。从2012年开始,城商行的规模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部分城商行还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现象。变革已经悄然开始曾经以“点对点”粗放分散的人海战术作为小微业务主要模式的城商行正在做出调整。以包商银行和泰隆银行为例,其小微业务正在从以发展散户为主调整为“圈链结合、点面结1合”的批量化、规模化模式。在吸收部分大行先进经验的同时,客户下沉、机构下沉、服务下沉也成为城商行与大中型银行展开差异化竞争、寻找蓝海的方法。不过,面对大中型银行独具的协同资源优势,城商行“小微业务变革”的前景,仍有待市场现实的考验。数字变化的背后反映出城商行正在经历的阵痛。以泰隆银行为例,从其年报数据可看出,去年泰隆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营业支出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从收入来看,泰隆银行利息净收入下降3400万元,,这直接导致去年营业收入基本与2011年持平。可以看到,这些挑战都源于泰隆银行“客户下沉、机构下沉、服务下沉”的战略调整带来的短期利润冲击。不可否认,分支机构的迅速扩张是泰隆银行短期成本有所增加,但是对于其战略发展而言,转型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给予了城商行更大的压力。2012年央行的两次不对称调息,各大银行短期
城商行小微冲击波:从蓝海变成红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