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①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m=10-3m1dm==10-6m1cm=10-2m1nm=10-9m②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③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注意: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会看)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B、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或与所测长度平行),且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如果零刻线磨损,可选中间任一刻度线做起点(会放)。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D、记录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会记)。④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2、时间的测量:①单位:秒(S)②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3、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跟测量的工具,测量方法,跟测量的人读取的估计值有关)(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3)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拓展延伸: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①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②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拓展延伸:①物体位置的变化,包括两种请情况:物体间距离发生变化,物体的方位发生变化。2、参照物①定义:为了描述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而选作标准的那个物体叫做参照物。②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④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⑤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来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否运动。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①相对运动: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②相对静止: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保持不变(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②速度公式:υ=拓展延伸:①公式中的三个量是指同一物体的三个量②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与时间的
长度时间速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