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一、我国冠心病的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一)患病率:‰‰‰,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二)冠心病死亡率:2002~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四)冠心病住院情况及费用:(五)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数据(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数据):根据原卫生部规定,2009年起安徽省实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2009年3827例、2010年5372例、2011年7022例、2012年8668例、2013年10137例、2014年11814例,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年手术例数逐年增加,由此推断安徽省冠心病的发病率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一致的,冠心病规范化防治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毋庸置疑。二、冠心病的定义及分类:(一)冠心病定义: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二)冠心病分类: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归类为以下五种:;;;;。近年来,从提高诊治效果和降低死亡率出发,临床上提出两种综合征的分类:⑴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肌病等。⑵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包括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和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即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三、冠心病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一)冠心病筛查: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腹型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宜尽早开始冠心病筛查,重点关注病史中有无胸痛以及胸痛的特点,注意心电图的动态ST-T改变以及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对于无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宜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首次筛查正常者,宜至少每2年筛查1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1次。(二)冠心病诊断::⑴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①隐匿型冠心病诊断:主要根据静息、动态或负荷试验的心电图检查,放射性核素心肌缺血改变,而无其他原因解释,又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rteriongraphy,CAG),必要时借助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FFR)可确立诊断。②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主要依靠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和摒除可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有下列表现者应考虑缺血性心脏病。,以左心室扩大为主;;。但是必须除外由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后引起的乳头肌功能不全、室间隔穿孔以及由孤立的室壁瘤等原因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引起的心力衰竭和心脏扩大,它们并不是心肌长期缺氧缺血和心肌纤维化的直接结果。⑵急性冠脉综合征:对年龄>30岁的男性和>40岁的女性(糖尿病患者更年轻)主诉符合心绞痛时应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但须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相鉴别。随即进行一系列的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检测,以判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抑或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①心绞痛诊断标准: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无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