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觉醒》象征意象的分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觉醒》象征意象的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觉醒》和《紫色》这两部跨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相似的经历和不同的结局,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结局的原因。爱德娜并非“觉醒”,而是一种懦弱无力的表现,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西莉是真正意义上的觉醒,最终达到了和谐宽容的再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女性要想获得独立自主,必须摆脱极端个人主义的作祟,团结自己的朋友,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获得彻底的解放。[关键词]觉醒解放女权主义一、引言19世纪美国白人女作家凯特·肖邦在她的中篇小说《觉醒》中塑造了一位属于美国白人上层社会的中年妇女形象,她在生活中挣扎,彷徨,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投海自尽。许多的评论者都认为女主人公爱德娜是新一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并以其生命的代价保卫了她的自我意识觉醒和生活的自由。然而,仔细地思考她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我们应该能够感觉出她深深地受到了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坚持自己的东西,决不能为了别的东西而出卖自己的自由和力量。20世纪后半期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她的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中描述了一位属于美国黑人下层社会的妇女形象,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从一个不谙世事生活得没有自尊,也没有地位,更毫无反抗意识的小女孩,靠着女性之间的团结与支持,慢慢了解自己,树立了与男性平等的意识,她勇敢地走出压迫她的家,去创造自己的事业,最后赢得了穿红挂紫的权利,赢得了自己的解放,也赢得了她的丈夫的尊重。二、爱德娜和西莉的“觉醒”《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出身上层社会,过着富足的生活,沉迷于自己的爱情梦想中,无法自拔。她要抛弃一切她看起来世俗的东西,去追求浪漫的爱情。和爱德娜的富足的生活相比,《紫色》中的女主人公西莉生活得没有自尊也没有地位。她没有追求,也没有理想。爱德娜有许多的爱情梦想:在她很小的时候,她曾经疯狂地迷恋一个威风凛凛的骑兵军官。这位军官的“一双悲哀的眼睛”和“前额上散着一绺乌黑卷发的脸孔”深深地吸引了她。她也曾经深深地中意一位经常到附近农庄的年轻绅士,但是那是已定过婚的年轻人。长大之后又对一位悲剧演员痴迷很久,这是一位卓越的悲剧演员,他的容姿、风采无时无刻不盘踞在她的脑海里,扰乱她的心思。爱情梦想一次次破灭的时候,她遇到了礼昂·庞特里耶,他的认真而炽热的追求让她觉得开心,他的百分之百的奉献让她受宠若惊。她以为这就是爱情,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礼昂·庞特里耶。然而,婚后的生活平淡乏味,丈夫给她买漂亮的衣服,提供舒适的生活,作为回报她要照顾好孩子,并在每个星期二下午款待他们的来访者。爱德娜知道自己对丈夫没有丝毫的激情,无法在自己的丈夫身上寻找到浪漫的爱情,因而对丈夫是漫不经心,忽冷忽热,完全凭自己的感情用事。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不闻不问,她几乎不管孩子,听之任之,甚至当孩子生病时,她竟然毫不知情。当丈夫因此而责备她时,她竟振振有词,认为孩子俨然是击垮她的对手。而西莉在继父的眼里,她是一个随时泄欲的工具。当继父玩腻之后把她嫁给一位陌生的男人,根本不考虑她的意见。她像一件物品一样从一个人手里卖到另一个人手里。丈夫对她呼来喝去,不许她收留自己的妹妹,不许她穿长裤,不许去镇上看演出,不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夫权专制的社会里,她逆来顺受,机械地行使着做妻子和继母的责任。当爱德娜遇见年轻的罗伯特时,儿时的梦想又浮现心

《觉醒》象征意象的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11-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