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殡葬文化学——中国历史上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对立.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殡葬文化学——中国历史上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对立第二十二章中国历史上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对立目的要求:1、了解中国历代的殡葬风尚;2、掌握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表现形式及其历史原因;教学重点:中国历代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表现形式及其历史原因;教学难点:中国历史上产生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对立的原因;授课方法:讲授法(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教学过程:一、商周三代的殡葬风尚1、夏商和西周的情况:关于夏、商、周三代对鬼神和政教的态度差异,《礼记?表记》中有一大段讨论:“子曰: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情)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情)而忠焉。”这是孔子对三代政治原则所持的看法。“遵命”和“事鬼神”,在这里成了一个社会中两个互相对立的施政原则。“遵命”,孙希旦解释为“谓尊上之政教也。”“事鬼神”即为迷信鬼神。就是说,夏代重政教,通达人情之实(“忠”),对鬼神则敬而远之;殷商人尊神敬鬼,先鬼神后政教,或说以鬼神之名义伸行政教;周人又回到了夏代政治的立场,并以“礼”来规范各不同等级者的行为。在这里,孔子比较推崇夏代政治,说后世“弗可及也矣”。如前述,他本人对鬼神的存在也是质疑的,并拒绝谈论鬼神、死亡等问题。自然,他也羡慕周代政治原则,时常以“周礼”的继承者自居,如“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即是说,周代的政治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并予以了发展的,多么丰富多彩啊,吾主张周朝的。一个时代,不同的施政原则(如遵命或事鬼神)必然要影响到该社会的风尚,进而影响到丧葬习俗。因而,透过这些施政原则,我们大体可以窥到那些时代的丧葬情况。夏代重政教而远鬼神,人民“朴而不文”,即朴素而不雕琢,尽管现在还未发掘到足以认定的夏代墓葬遗址,但据此可以断定:夏代对隆丧厚葬不会有很大的兴趣。同时,那一时代的社会财富也不大允许人们搞隆丧厚葬。殷商人重鬼神的政治原则,必然导致隆丧厚葬,这从殷墟考古挖掘中已被证实。殷商人1的人祭、人牲和车马陪葬等奢侈行为即便后世也难以匹敌。秦始皇陵虽奢侈极丽,但毕竟只是一时现象,而殷商的隆丧厚葬则是一个时代的嗜好。如前已述及的殷墟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武官村大墓的面积约340平方米,容积为1615立方米,墓中的殉达79人,此外还有马、禽兽等,它还只是殷墟的中型墓。此墓曾被盗,各类陪葬品已所剩无几,故无法统计。妇好墓规模较小,系商王后之墓,,宽4米,,但保存较好。墓中人殉16个,出土陪葬品有生活用具、青铜礼器、青铜兵器、玉器等共计1,928件,品类齐全,简直就是一个殷商时代的博物馆。(参见第二十二章第六节“四”)殷商人大肆地隆丧厚葬并大量地使用人殉、人牲系出于崇尚鬼神的世界观,再考虑到殷商时代的物质生产水平,他们对鬼神的信仰已达到了非常狂热的程度。以此观之,文献所载殷商人“重鬼神”确实不虚。周人又重新尊政教,且以“礼”规范之,荒年则“杀(减省)礼”。“礼”是规范人的东西,鬼神在国家政治中已退居次要地位。“三礼”之书多殡葬规定,《周礼?大司徒》中有十二项荒年之政,其中第八项是“杀哀”,即简化丧礼的仪节。如前述,从考古挖掘来看,周代对丧葬及人殉、人牲的热情相对殷商人已急剧降温,这一时代更重视的是按“礼”的规定来安排丧葬。僭越是一件非常

殡葬文化学——中国历史上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对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