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葬礼风俗——以贵州省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区为例内容摘要: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城市边缘的葬礼风俗为例,介绍西南地区葬礼风俗习惯,并介绍这些习惯的产生原因,从西南葬礼的整个过程来讨论西南地区人们对于葬礼的认识,并介绍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西南葬礼习俗的的变化。关键字:,家人发现老人去世之后马上就会放鞭炮,若是年轻人不幸去世也会放鞭炮。如果去世者不是在家里去世的,那么他的尸体运回家的时候也要放鞭炮。放鞭炮是为了告诉村里的人老人去世这个消息。放完鞭炮以后便由子女给去世者清洗身子。给去世者清洗身子的水不能够乱倒,而是留到去世者下葬之后才倒掉。在这里还有一种迷信飞说法:如果把水直接倒掉,那在给老人做法的期间天会一直下雨。发现去世者去世后子女也不能立刻就哭。子女要等到给去世者清洗完身子并穿上寿衣之后,把去世者安放在正确的位置,这时候子女就得放声大哭。在这里提到的安放去世者的位置是有规定的,去世者穿上寿衣以后要放在家里的大堂里面,这个大堂(1)是家里供奉神灵的地方。一般都会在这个大堂里铺上一块木板,然后把去世者的脚朝向们的方向,头朝神龛的方向摆放。把去世者放在大堂里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因为大堂是安放家里灵位的地方,把去世者放在那里是想让去世者在另一个世界里可以很快的找到家人。这里提到的寿衣也不是很随便的衣服,寿衣必须是由女儿在老人生前制作的,这个寿衣必须是穿单数,而且要是棉布做成的。在把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完以后,家里的长子就到村里去一家家的下跪,这是要请村里人帮忙下葬老人的标志,村里的人看见长子来下跪回说一句安慰的话,并把长子扶起来。被邀请到的村民会在晚上去去世者的家里,当地人俗称:守夜。守夜的时间很长,一般都会到凌晨才离开,而守夜人会在去世者家里唱:孝歌或者请福。而去世者的家属会在夜深的时候给守夜人做好吃的,一般都会是糍粑一类的东西。(1)大堂:大堂在家里屋子的中间,在大堂里不能乱放东西,这里是家里供奉神灵的地方。除了请村里的人来守夜外,还会请法师来做法。在做法的期间,去世者的子女不能洗澡也不能吃荤。在法师做法的时候家里的儿子还必须拿着一个装满谷子的盒子跪在做法事的那个神龛前面,当法事做到一半的时候,女儿或者媳妇会跪在尸体的旁边大声的哭泣,这种哭泣不是没有规律的,通常她们在哭的时候要边哭边练去世者生前做过的事,以此来表示对去世者的无限怀恋。这种习俗课称作哭尸。在做法期间,去世者的子孙还有一个活动是绕棺。绕棺就是去世者的子孙每人拿着一根点燃的香,按照辈分和大小次序依次排好。然后由法师带领,围着棺材不停的绕圈。绕棺每天都要进行。在逝世者下葬的时候妇女是不能观望的,妇女哭着把逝世这送到村口处便从新找一条路返回家中,并为那些去下葬去世者的男人们准备食物。去下葬去世者的人们会一路的吆喝着。他们要一直把去世者抬到墓地,不到墓地棺材就不能放下,原因是不能让去世者的灵魂接触到地气。这体现了在农村社会里男女分工的明确,女人就干家务活而男人就在外面闯,所以在安葬老人时得靠女人在家里准备食物。妇女们之所以要重新找一条路回家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重新找条路回去去世者的灵魂才不会跟着她们回去。这些就是西南葬礼的基本流程。,在这里,我想依次简单的介绍一下上文中提到的葬礼现象产生的原因
民俗学论文:西南葬礼习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